今年以来,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结合产业发展导向,从省级开发区可承接赋权事项中,自主选取28个主项40个子项,形成《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赋权事项承接清单(报审稿)》,逐级报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目前,清单已通过审批,并与6家省级职能部门签订行政许可赋权委托协议。
赋予各开发区和滇中新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能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云南省开发区和滇中新区赋权事项指导目录(2023年版)》,全省建立了一体推进机制、实施保障机制、效能评估机制。其中,明确省直赋权部门要在审批业务经费、专家资源共享、业务技能培训、审批系统使用和权限端口配置、审批印章刻制等方面,为各开发区和滇中新区赋权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赋得下”;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加强承接能力建设,研究解决承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开发区和滇中新区要规范编制办事指南,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接得住”。
为此,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由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呈贡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赋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推动赋权工作开展,协调解决赋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组织呈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和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赋权事项,形成赋权事项承接清单(初稿)。在此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照省级赋权事项指导目录和承接清单(初稿),对可承接事项进行细化研究,形成部门联动、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为确保赋权事项“用得活”,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人员编制协同、工作机制协同、经费保障协同,做到“权随事转、人随事转、钱随事转”,高效推动赋权工作落地,逐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规范编制办事指南,按照“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工作要求,优化审批程序和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全力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全链条闭环审批模式。在服务上,整合园区“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专区”职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