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首个秋假的“N种”打开方式
来源:现代金报 2025-11-19 17:28:00

  秋色如画,时光正好。11月12日至14日,宁波市中小学生迎来了首个秋假,紧接着便是双休日,他们拥有了五天美好的假期时光。

  告别了平日紧凑的课表,孩子们如何迎接这突如其来的“小确幸”?记者多方走访发现,这个秋假的底色是轻松、愉快、松弛。而独立、陪伴与成长,则是最明显的三个关键词。

  独立

  “无陪儿童”别样精彩

  秋假只针对中小学生,对家长而言依然是工作日。家长不在身边,正是孩子们学习独立的好机会。一些孩子单独踏上了旅程,也有一些孩子则在托管课程中找到了快乐。他们的秋假,少了父母的贴身呵护,多了自我成长的历练和与同龄人的欢闹。

  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阳光服务”柜台比平日更加繁忙。孩子们在机场工作人员的护送下,飞向亲情的怀抱。这份因父母忙于工作而产生的“单飞”,成了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特殊课堂。他们的脚步,独自丈量着远方。

  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独立营和托管营,也为没有家长陪同的学生们构建了一个安全、快乐、有益的集体空间。鄞州区学士小学五年级的傅启睿同学,在这个秋假第一次离开了父母的陪伴,与三位同学一起参加了《现代金报》组织的千岛湖三日独立营。

  骑行、攀岩、棒球……丰富的户外项目让他每一天都充满新鲜感,妈妈梅女士也很欣慰于孩子每晚电话里那份成长的喜悦。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梅女士往年寒暑假都会亲自带孩子出游,此次由于夫妻双方都要工作,他们决定为孩子报名独立营。“这不仅是他的第一个秋假,也是人生中第一次离开我们独立在外过夜。我们觉得,这堂生动的‘独立课’,是秋假送给他最宝贵的礼物。”

  而对于更多选择留在家门口的孩子,秋假托管服务则成为坚实的后盾。镇海区各校“按需提供”托管服务,解除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陪伴

  亲子共游获精神滋养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这使得秋假成为亲子出游的“黄金时间”。家长陪伴孩子们全心投入欢愉,共同在自然与文化的浸润中,为孩子成长蓄能。

  奉化成了这个秋假亲子家庭的热门目的地,雪窦山、蒋氏故居、弥勒圣坛等景区,迎来了一拨拨亲子家庭。

  11月13日,在雪窦山景区的候车区,身着休闲装的家长与孩子排起长队,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都说宁波没有秋天,能在那么美好短暂的秋天享受秋假,真的太美好了。既能让孩子亲近自然,又能了解当地的文化,这样的亲子游特别有意义。”带着10岁女儿出游的王先生表示,秋假的出游体验远超预期。

  亲子出游的内涵远不止于山水。在奉化的应梦里研学基地和滕头德宝乐园,孩子们动手制作手工艺品、体验农事、学习生态知识,玩中学,学中乐。据统计,秋假期间,奉化两大研学基地已接待学生1.5万人次。雪窦山推出的“1+1免票”活动也有效拉动了家庭客群增长。仅11月13日一天,雪窦山与弥勒圣坛就接待亲子家庭约6000人,为当地秋冬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

  成长

  “花式”度秋假

  体悟生命分量

  秋假的意义,不仅在于放松,更在于为孩子们提供一些非常规的成长体验。

  重返母校见证传承、走进高校预见未来、致敬劳模感悟匠心、身体力行体验劳动……这些特殊的“研学”,让成长变得可见、可感、可回味。

  成长最动人的模样,莫过于时光重叠间的角色转换。11月13日,宁波市海曙区江湾城幼儿园和奉化区仁湖幼儿园,不约而同地迎来了利用秋假“回母校”的毕业生。

  在江湾城幼儿园,昔日需要老师卷袖子的小不点,如今已能耐心协助弟弟妹妹;曾经在玩具区需要引导的孩子,如今主动带领小班幼儿归类收拾;那个曾因想家哭泣的孩子,如今正轻柔地为哭泣的妹妹擦去眼泪。

  在奉化区仁湖幼儿园,这些小学生穿上“珍藏版”园服,化身“小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耐心指导做手工,活力四射地带游戏。这一幕,仿佛是教育生命力的生动回响,让孩子们在给予与担当中,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成长,理解了爱与责任的含义。

  视线转向高校,这里则为孩子们的未来描绘出更广阔的图景。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的秋假时尚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拓印、编程、珠编……在各个特色工坊里,孩子们在趣味实践中感受科技与艺术的魅力,实现了专业特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这趟“高校初体验”,是一次生动的职业启蒙,也是一次梦想的播种,为孩子们的未来增添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成长,更离不开对劳动价值与工匠精神的认知。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工会联合现代金报开展的“匠心·现场”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宁波公交集团公司,他们见证了司机如何通过极致技艺让“满杯水”在驾驶中不洒出,感悟到平凡岗位上的匠心;在慈溪,聆听“时代楷模”钱海军的故事,感受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

  宁波的首个秋假,呈现出教育生态的多元与温度。家校社协作,为“无陪儿童”托起一片安全的蓝天;全家出游,在陪伴中共建亲密关系;多方精心设计,将假期转化为浸润文化、见证成长的实践场。教育的场域从不局限于教室,首个秋假已然在孩子们的人生画卷上,添上了一抹亮丽而深刻的色彩。

责任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