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以学生未来定义大学未来
来源:科技日报 2025-09-17 18:09:27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每个学生的未来代表着学校的未来。”近日,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首任校长陈十一表示。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于今年6月正式获批成立,是一所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随着开学季的来临,这所学校迎来了74名首届本科新生。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因何设立,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哪些特色探索?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进行了采访。

   带有鲜明“宁波印记”

  近年来,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大学形态,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应运而生。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诞生,带有鲜明的“宁波印记”。自2020年6月筹建工作启动以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就以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而努力。在宁波籍企业家、豪威集团董事长虞仁荣等人的帮助下,这所大学于2022年正式落地宁波。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位于浙江宁波北高教园区和甬江科创区核心区,毗邻甬江。学校占地2300余亩,东西长约3.8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旨在打造一所依江而建、面向未来的校园。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更加重视个性化培养和教学创新,致力于为我国高校的分类发展探索新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曾文军说。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又一次积极尝试,学校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注重基础研究、突出前沿交叉、强化工程技术,致力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打破学科边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采取书院与学部协同育人的培养方式。“我们构建书院制与学部制协同育人体系,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战略规划与发展部部长叶文明介绍,四明书院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设立的首个本科生书院,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学校讲席教授陈掌星担任院长。

  学生入学后,学校会为每位学生配备书院导师,由导师指导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助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并规划大学生活。从大二学年起,学校再为学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针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提供个性化指导。

  在招生与专业设置上,今年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实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第一学年不分专业,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强化数理基础,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第二学年开始按兴趣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数理基础科学四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

  “本科生在大学第一学年末启动专业选择机制。课程体系由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创新实践等模块组成,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整合。”叶文明告诉记者,学科基础课着重教授学科基本理论、方法、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课为本专业的重点课程;专业选修课设置交叉学科课程群,支持学生个性化学术发展;创新实践模块通过项目制实训、企业岗位实习等多元形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阶梯式提升。

  此外,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师资配备上独具优势。“本科新生入学后,就选择导师。我们的院士、教授和青年教师均为全职在岗,他们不仅是学术领域的杰出代表,更是投身教育教学的优秀教师。”叶文明说,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所有教师尤其是院士、讲席教授都要亲自给本科生授课,并积极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老师们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能够为本科生开阔学术视野,给予他们更深入的学术启发,助力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筑牢坚实基础。

   共建科研创新平台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从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为国家战略所需和地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

  “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是我们落实开放办学、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渠道。”曾文军表示,科研平台为学生架起了一座连接学术前沿与实践应用的桥梁。一方面,这些平台汇聚了顶尖的科研设备以及丰富的学术资源,学生得以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开展实验与研究工作,这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另一方面,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与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团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由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的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不仅被列为《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纲要(2022—2026年)》中的三大数字经济科创平台之一,还是甬江科创区重点扶持的科创高地。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启动。“联合实验室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建立深度协同创新机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创新研究。”曾文军说。

  宁波作为制造业强市,域内很多企业都面临技术转型升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依托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建设的宁波市先进制造工业仿真重点实验室,聚焦汽车工业、能源工业、海洋工程等宁波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复杂系统的工业仿真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研究,推动仿真计算、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与高端制造领域深度融合。

  今年5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与宁波市鄞州区政府签约共建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双方将依托宁波鄞州经济、产业、区位、政策等优势,以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的资源,围绕低空经济前沿技术领域,在鄞州区共同建设一个集研发、转化、孵化于一体的研究院,将其打造成为低空经济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高地。

  通过建设一系列科研创新平台,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发力,正逐步成长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