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刚从内蒙古呼和浩特载誉而归的宁波中学新高三学生翁立扬,一出闸机就被全家捧着鲜花围了个满怀。平时淡定得像“小大人”的他,此刻嘴角止不住上扬:“很开心,就像做梦一样,我真的拿到奖了!”
就在同一天,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下帷幕。凭借出色的表现,翁立扬不仅斩获大赛最高奖项“中国科协主席奖”,还将“码高杯”创新人才奖、正天工程创客优秀奖、卓因星火科创专项奖一并收入囊中,实现“四奖加身”。
这是浙江省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选手,也创下宁波参与该赛事以来首次问鼎大奖的纪录!
A
“盲盒赛制”下的突围
从宁波市赛到浙江省赛,仅5席名额推选参加国赛,宁波学子翁立扬获得其中1席。
此次大赛堪称“科创界的奥林匹克”,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和港澳台相关单位推荐的35个少年组代表队,全国学会推荐的22个青年组代表队以及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8支国际代表队近700名代表参加。
新赛制下设“现场盲盒题”——个人赛、团队赛题目当场公布,任务内容都是由院士专家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和产业一线“真问题”设计,选手需即时设计作答。
尽管从小参加各级大大小小的科技创新比赛,但这次比赛对翁立扬来说,挑战依旧很大。
他的开局并不顺利。首日个人赛中,涉及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的“运载装置设计”项目,他仅获20分,“看到分数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没戏了。”
但他迅速调整状态,在“粮食仓储方案设计”中,凭借日常积累的有关粮仓防潮、防虫等知识,避免直接引入新鲜空气,用亚克力板包裹保温棉、泡沫箱配制冷装置形成闭环系统,拿到89分的高分;在“电子发光织物制作”中,他精准操作比米粒还小的电路元件,计算出相应电阻阻值,以86.5分再下一城。
第二天的团体挑战赛,翁立扬与来自天南地北的“科创高手”临时组建ks02小组,共同挑战的项目是与物流系统运输方面的设计和制作。“每个队员都充分发挥特长,而我在其中负责电路焊接、机械组装、逻辑设计、功能结构设计等环节。”他骄傲地说,最终小组设计的载物平台的机械结构和物品分拣模式赢得评委们一致好评,拿下满分。
B
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这份成绩并非偶然。从小学开始,翁立扬已在科创赛场拼搏7年,曾四次参与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得两次省级一等奖,两次省级二等奖。
他的科创启蒙,源于教师家庭的耳濡目染。他的父亲是高中物理老师兼科创教练,伏案钻研项目时,一旁观察的小立扬总会追着问“为什么”。
“有时钻研一个问题要花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但看着想法变成实物,特别有成就感。”翁立扬说。他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为纠正坐姿自制了一款写字姿势提醒器,获宁波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想解决跑步计时的麻烦,他又做出自动跑步计时器,拿下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宁波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到了初高中,翁立扬将课本知识融入实践,如初一的时候《自制声速测量仪探究影响声速的因素》荣获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宁波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高中担任校创客空间社长期间,他带领团队开发多个实验系统,还参与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在西北工大宁波研究院虞益挺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光谱成像技术——用新的视角看世界》课题的学习。面对瓶颈,他有自己的坚持:“从不会绕着走,放一放、换个角度,总会找到突破口。”
在父母眼中,翁立扬从小就是个“好奇宝宝”,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他还很爱阅读,从《科幻世界》到《从1到无穷大》等,纵使深奥的内容也读得津津有味。作为B站“我的世界创客空间”博主,他还常和网友分享科创心得。哪怕马上要升入高三,他依然放不下这份热爱:“有空就会继续做,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