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趣味盎然的暑托课程,到贴近自然的农事体验,再到实用又生动的应急技能培训,近日,宁波多所中小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帮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替家长解决了“看护难”的问题。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马亭亭 李臻
探寻水稻生长的奥秘
近日,周巷镇天元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化身“小农夫”,亲手播下水稻的种子,也种下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走进教室,便听见孩子们连串充满求知欲的问题:“老师,这小苗苗喝饱水就会长大吗?”“我们种的水稻,秋天真的能长出米饭吗?”孩子们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仿佛正探索一个神秘而有趣的世界。
为帮助孩子更好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老师们精心准备了科普绘本与动画视频,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讲述“一粒米的旅行”。
种植环节,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纷纷卷起裤腿踩进稻田。有的小心翼翼地插秧,生怕碰坏了嫩芽;有的则两两协作,一人扶苗,一人压实根部。虽然动作略显笨拙,衣服也弄得满是泥土,但那份认真劲儿让人感动。
据悉,水稻种植是该园暑托班“微村自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孩子们将开启一段奇妙的观察之旅,每天记录水稻的生长变化,并用画笔描绘“水稻长高日记”。他们还将学习简单田间管理知识,了解如何照顾这些生命。待秋收时节,孩子们将亲手收割自己种下的水稻,亲身体验“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的全过程。
“比起课本知识,亲自动手的体验更能让孩子理解‘珍惜粮食’的意义。”天元实验幼儿园副园长范映红感慨道,“看着孩子们认真专注的样子,就知道这场自然课,他们已收获最珍贵的成长。”
托管课堂玩出“新花样”
“跟着球跑起来的感觉真棒!”7月23日,宁海县潘天寿小学天明校区的网球场上,参加暑期托管的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从最基础的握拍、挥拍开始,兴致勃勃学习网球基础。
今年暑假,该校700余名学生参加了学校托管。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精心设置了科普科教类、劳动技能类、高效读写类、德育法治类四大类20余种课程,网球课正是其中备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之前暑假在家比较闷,活动也少,总是看电视玩手机。”学生蔡锦宁一边擦汗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在学校托管班,有专业的老师教我们打网球,大家一起运动,比一个人在家有趣多了!”
宁海县城中小学除作业辅导之外,还精心设置了陶泥制作、口风琴演奏、编程启蒙、陶笛艺术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为孩子们搭建了多元发展的成长舞台。据悉,宁海65所中小学为3.7万名学生提供暑假托管,暑期托管服务的“清凉”之风不仅吹拂城区,也惠及了乡镇的中小学校。
岔路镇初级中学以开展暑期托管服务为载体,每周一开展安全教育课,宣传防溺水、交通等安全知识。课堂上,老师们采用“案例警示+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邀请岔路派出所民警、红十字救援队员进校园开展实操演练,传授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力洋镇中心小学校长何建辉介绍,今年暑假托管班,学校围绕“崇文尚武 耕读并生”这一主题,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设了武术、农耕、阅读、数学绘画等特色课程。孩子们可以在学校的书屋、操场、诗歌长廊等场地开展活动,既能学到知识,又能玩得开心,确保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科技少年“高能”探索记
近日,北仑区大碶街道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孵化夏令营火热举行。来自大碶小学、博平小学、北仑区实验小学和灵山书院的70余名科技小达人汇聚一堂,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科技探索之旅。
据悉,夏令营课程丰富多彩,由四所学校12名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精心设计。营员们分组参与三大核心模块课程。
只见在DI课程中,整个课堂氛围轻松又热烈,没有固定的“正确步骤”,学生们在实践中,既释放创意,相互配合,更像是一场充满未知和惊喜的“头脑风暴+实践闯关”。
在数独课堂中,安静时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讨论时却充满对数字逻辑的推敲,学生们在一步步填出数字的过程中,既感受着逻辑推理的严谨,也享受着解开谜底的成就感。
在编程课程中,学生们化身小小程序员,电脑屏幕上频繁切换着代码编辑器和演示课件,他们时而专注敲代码,时而小声讨论报错原因,在实践中掌握编程基础,感受科技魅力。
为拓宽视野,夏令营还特别组织了宁波大学一天科技研学活动。
“夏令营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大家带着新本领、新朋友、新感悟,重新出发的起点。愿同学们带着这份科技夏令营的记忆,在科学的星辰大海里,继续去探索、去创造、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北仑区实验小学校长李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