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热浪蒸腾,挡不住青春奔赴乡土的脚步。2025年盛夏,豫北医学院“乡约盛夏,结伴牵手‘童’行”社会实践团,奔赴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杨岗村,以急救知识为舟,载着关怀与责任,驶进乡村儿童的生活,开启一场守护成长的温暖旅程。
筹备:跨越山海的奔赴
行前,团队紧锣密鼓筹备。志愿者们奔走筹集教学用具、图书与文体器材,每一件物资都承载着对乡村儿童的期许。与当地学校、场地工作人员反复沟通,电话里、屏幕间,一次次确认需求,只为让实践精准对接乡村儿童所需,让知识传递更顺畅。当日,朝阳初绽,志愿者们在校门口集结,怀揣热忱,乘车驶向杨岗村,奔赴与孩子们的夏日之约。
相遇:知识与欢笑齐飞
抵达杨岗村,简单交流后,社会实践正式开启。急救知识课堂上,志愿者化身为“安全卫士”,摒弃枯燥说教,用游戏串联知识。模拟气道异物梗阻场景,志愿者扮演“被卡喉”的小伙伴,引导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一步步解锁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借助道具演示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的节奏,到人工呼吸的要点,拆解成趣味步骤,让知识变得直观好懂。
康复知识分享环节,康复专业志愿者带来“身体小卫士”科普,讲解日常运动防护、常见损伤应对,孩子们睁着求知的眼睛,听得格外认真。游戏互动时,操场瞬间成为欢乐海洋。“急救大闯关”里,孩子们组队挑战急救模拟任务,在奔跑、协作中巩固知识;“健康接力赛”将运动与健康常识融合,加油声、欢笑声交织,志愿者与孩子们并肩作战,彼此的距离悄然拉近。
成长:双向奔赴的温暖
实践尾声,清点场地、整理器材,志愿者们默默忙碌,把活动室、休息区恢复整洁。与孩子们告别时,一双双小手攥着志愿者衣角,稚嫩的声音说着“哥哥姐姐下次再来”,让离别的不舍,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
这场实践,于乡村儿童而言,是急救技能的习得,是安全意识的觉醒——不少孩子能熟练复述海姆立克急救流程,年龄稍长的已尝试独立完成简单包扎。面对意外,他们多了冷静应对的底气;于志愿者而言,是课堂之外的成长课,从沟通教学的磕磕绊绊,到自如传递知识、共情孩子,社会责任感与沟通能力在实践中打磨提升。
乡约盛夏,不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双向奔赴。当青春力量扎根乡土,当急救知识点亮童心,乡村儿童的成长路上,便多了一份守护;志愿者的青春书页里,也添了一抹扎根现实、温暖他人的亮色。期待这份夏日相遇的美好,继续在时光里蔓延,让更多“童”行路上,满溢知识与爱的芬芳。
文字来源:冯雅文 吴彩萍 赵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