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学期,我市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进全员体育运动,各中小学全面落实校园体育2小时,让孩子走出课室、走向户外,享受阳光、健康成长。日前,记者走进多所学校,打探学生们多姿多彩的课间2小时如何度过。
别样课间全员“起范”师生齐跳广播体操
在市第十四中学,随着大课间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迅速到操场上集合,随着广播体操的音乐奏响,他们整齐划一地伸展、弯腰、踢腿……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朝气。广播体操结束后,欢快地跳操。音乐紧接着响起,同学们跟着旋律跳动,整个校园沉浸在运动的欢快氛围中。
记者了解到,除每天1节体育课以及30分钟的大课间外,该校还利用小课间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跑步、跳绳、打球、趣味游戏、下象棋等丰富多彩的“微运动”,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的推行,让学生在新学期迈出了健康成长的坚实步伐。该校副校长曾艳平表示,通过充足的体育活动,学生不仅在身体素质上得到提升,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坚定的毅力。
小小跳绳玩出新花样“锻炼神器”开启运动新模式
在武江区金福园小学,孩子不仅在小课间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玩丰富多彩的地面游戏,大课间活动也别具特色。
记者见到,孩子们手持跳绳,在欢快音乐中,尽情展现着各种花式跳法。他们将节奏与运动完美结合,一条条小绳立刻舞起了风声。“我很喜欢跳绳,学校的绳操很有趣。”二年级9班学生范奕妍开心地说。
据了解,金福园小学将跳绳与花样的结合,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为持续推动健康与快乐的理念,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多样化的花式跳绳展示项目。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不断掌握跳绳的技巧,让这项运动焕发出勃勃生机。
该校副校长袁盛表示,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继续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让学生走出教室,让课间沸腾起来,培养具有朝气活力的新时代好少年。
民族传统游戏激发学生运动活力
“耶,我通关了!”在金福园小学,15分钟的课间时光宛如被注入了魔法,被精心设计的地面游戏场景点亮。
记者采访时,正值该校大课间时分,教学楼间空地被变成校园中最热门的“游乐区”。课间时间,能看到孩子们在地面游戏区域排着长龙,蹦蹦跳跳玩得不亦乐乎。
“我很喜欢和同学一起玩地面游戏,感觉很有新意。”金福园小学二年级5班学生罗浩轩说,“我感觉到课间时间延长了,玩高兴以后回去上课,注意力也更集中了。”
该校采取“4+1”模式,确保学生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并选出部分有体育特长和体育爱好的文化课老师,开展培训后兼职体育教师,解决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确保每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的质量;此外,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都有一节大课间体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大课间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调整为35分钟后,该校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的“微运动”供学生选择,如跳绳、皮筋、羽毛球、滚铁圈等,激发了学生的运动乐趣,丰富了学生活动内容。
“通过丰富的综合体育活动,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脸上有笑。”袁盛介绍,接下来,该校将筹备举行微比赛、班级足球联赛,持续开展体育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