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6岁妹妹烫头,与喜欢撒泼打滚的一岁半小表弟“斗智斗勇”,带乡下奶奶进城喝奶茶,跟着爸爸走访客户,给父母拍人生第一张“大头贴”……这两天,记者采访了宁波部分大学生,他们的“另类”寒假生活令人惊喜不已。大学生返乡回家,在好好学习与参加社会实践之余,还带着家里的“一老一小”见世面,破次元壁穿梭在不同生活场景。
大学生“德华”
在带娃中
感受亲情的“热辣滚烫”
“自己不敢烫的头,带妹妹先‘打个样’。”这是宁波财经学院大一女生范同学寒假返乡变“德华”(电视剧《父母爱情》里的人物,帮哥嫂带大了五个孩子)做的一件得意事。
放假回家,读幼儿园的妹妹“粘”上了范同学。“家里和幼儿园的大事小事,妹妹给我讲个不停,我去哪儿她跟到哪儿。”范同学说,种草的“羊毛卷”发型,担心“翻车”,“在臭美的道路上,让妹妹当我的‘探路先锋’,虽然烫的是一次性,不过很直观地看到了效果。”范同学偷笑。
大二女生余智彤回到安徽老家,舅舅家一岁半的小弟正处于“宝宝叛逆期”,一不如意就在地上打滚,这让余智彤有点吃不消。“只要奶奶一来就好了。”余智彤说,小弟弟虽然调皮,不过嘴巴很甜,“他要喝饮料,盖子打不开,就甜甜地喊姐姐,让喊几遍就喊几遍,可乖了。”
就读宁波财经学院的女生叶蒙蒙回乡也成了“专职德华”,帮堂哥带娃。小侄女不到两岁,叶蒙蒙要早起泡奶粉、喂三餐、午间哄睡、晚上整理衣服。“小侄女喜欢玩扭扭车,有次不注意,她骑着扭扭车出门了,我刚跑出来就看见她摔倒了,鼻子下面划了一道血口子,成了一撮小胡子。”看到小侄女的可爱模样,小叶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忍不住笑了。
谁家亲戚没几个熊孩子呢,返乡大学生成“德华”的不少,或陪玩哄睡,或辅导功课,或组队打游戏,在玩闹中感受亲情的“热辣滚烫”。
大学生“打工人”
在帮忙打理
“家族产业”中学习担当
除了当“德华”,不少大学生还在假期做了一回家族产业的“继承人”。
宁波大学大二男生朱铖宇寒假回到丽水老家,立马加入父母的香菇木耳加工产业,装卸货物、翻晒木耳、搬运装袋,还陪爸爸走访客户,询价看货,为接下来的购销做准备。
朱铖宇家的香菇木耳加工厂开了十多年,生意不光在丽水,也覆盖到了江西、安徽等地。“爸爸妈妈挣的是辛苦钱,放假多干一点,为父母分担些。”朱铖宇读初高中的时候,节假日就经常在厂里帮忙,一百多斤的木耳袋,往肩上一扛,动作很熟练。
不只是体力活,朱铖宇假期还在市集上摆摊售卖,在讨价还价、邻里攀谈中,丰富了社会经验。
宁财院学生胡浩寒假和父母一起打理小超市。理货收银、看门守店是他的日常。“有忙有闲,闲的时候做做功课、看看书。”胡浩觉得这样的寒假生活很好。“平时爸爸五六点起床,店要守到夜里12点,我回来帮忙,爸爸就能多休息。”
假期里,大学生除了帮父母干活,也会带父母长辈“见世面”,他们告诉记者,“我用拍立得给爸妈拍了人生中第一个大头贴,看到照片出来他们可开心了。”“我带着奶奶进城,给她买了杯奶茶,她皱着眉头说‘好喝’。”“我带我妈去美甲店做贴片(美甲款式之一),她一边说我乱花钱一边到处给人显摆。”
大学生“卷王”
在社会实践
与学业功课中提升自我
大学生返乡,一方面投入亲情的洪流,感受生活的“热辣滚烫”,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追逐梦想。
张夏鑫是宁波人,宁财院大三学生,也是该校美好生活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成员。今年1月底,他和同学在宁波国际退休村住了一个多星期,与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做简单的手指操游戏,用音乐舒缓他们的情绪。
从去年暑期开始,张夏鑫就参与这个项目,“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丰富、提升了不少。”他说。
读大一的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女生徐瑛璐,寒假一个多月读了17本书,提前预习了下学期三门主要的专业课,自学德语。而她上学期期末考试,13门专业课中6门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卷姐”。
“大一就定下了保研的目标,比高中更努力吧,寒假每天有四个小时花在学习上。”徐瑛璐希望通过寒假的努力,让她在春季学期中更进一步。
“初中就开始玩模型,高中停了,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我拼装了四五个高达模型。”宁波叶同学这个寒假玩得“过瘾”。他是机甲模型爱好者,一个模型至少三天才能拼装完成,从初中开始他拼了一柜子的模型。
此外,还有大学生寒假自驾旅游,跟父母回乡祭祖,与小伙伴一起打卡“红色景点”,受邀回母校分享大学生活等,让青春在美好生活中闪闪发光。
点评
看到了大学生
美好生活的样子
姜帆博士(浙江省思政名师、宁财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美好生活学院执行院长):
另类是常规的对照,常规的大学生寒假是被照顾式的放松休息,另类的大学生寒假是走出舒适区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其本质为“在实践中体悟,在体悟中成长”。
另类寒假的过法是“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具体转化。宁波各高校的大学生们在寒假里,心怀目标、孜孜不倦地学习是担当自我;心怀奋进、不辞辛苦地助力家族产业是担当他者;心怀善意、面向长者的服务是担当社会;心怀热情、大胆创新地带娃是担当未来。另类寒假生活中,他们走进了真实的世界,培育了与自我、他者、社会、未来的链接素养,展现了不可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情感和道德能力,这才是大学生美好生活的样子!
来源: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