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家要在青山湖科技城过大年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4-02-05 22:39:21

  年关将至,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捷报频传。

  最新收获的成绩单之一是:杭州青山湖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绩突出集体。

  “青山湖科技城就是我理想中工作和生活的地方。”90后新杭州人汪维昊说,科技城的4年,见证了自己的幸福升级,成家、立业、置业、评上杭州市高层次C类人才……和他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坚定地选择青山湖科技城,并且留在这里,“我们看好科技城,期待更多飞跃。”

  截至目前,青山湖科技城集聚了上市企业6家,规模工业企业1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9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科研院所36家,创新指数连续数年居浙江省第一梯队。

  同时到来的,还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青山湖科技城现已拥有硕士及副高以上人才3800名,多个人才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我很庆幸当初来科技城的决定”

  攥指成拳,聚链成群。作为临安区实施“产业强区”战略的主平台、主引擎,青山湖科技城历经15年潜心发展,蓄积了优渥的创新土壤,绘就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图景。围绕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形成了以智能装备为核心,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命健康3大产业主链,人形机器人、氢能与储能2大未来产业的“3+2”产业发展体系。

  汪维昊所在的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高端装备产业链的代表之一。

  谱育科技是国内科学仪器领域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实现分析检测及监测的现场化、自动化、智能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端科学仪器的中国梦。

  “最开始是因为工作与科技城结缘,我所属的公司是高科技企业,在这里,我可以专心做科创前沿的事,看着自己的研究逐步实现成果转化,很有成就感。”作为谱育科技气自动化技术部的经理,汪维昊说,这也是自己博士毕业后,从家乡四川成都奔赴青山湖科技城的初衷之一,“现在回头看,我很庆幸当初来科技城的决定。”

  “原先,青山湖科技城吸引我的是工作的氛围和前景,现在还有生活的安逸与归属感。”汪维昊记得,自己刚来科技城的时候,科技大道还在修建,地铁也还没有通进来,“家里人还挺有意见的,觉得这里太偏了。”

  然而,仅仅几年时间,青山湖科技城已然大变样。

  “一方面,很多企业和科研单位搬了过来,对于像我这样的外地年轻人来说,这里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了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带来的生活便利。”汪维昊说,吃吃逛逛买买,附近就有宝龙广场、星汇城;亲近大自然,可以去狮山公园享受天然氧吧带来的舒适和惬意;而育才、十四中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满足了人们拖家带口扎根科技城的刚性需求。鉴于此,汪维昊果断落户科技城,在这里安了家。

  “不但有快节奏的工作,也有惬意的慢生活”

  工作上,汪维昊是位科创研发者,生活上,他是位做菜高手,手艺了得。

  “四川人嘛,喜欢吃辣。”他说,自己最拿手的是回锅肉和水煮鱼片,“油而不腻、辣而不燥、麻而不苦、肉质滑嫩,是我做菜的精髓。”

  来到科技城后,他还“见识”到了浙江省内其他城市的辣,“科技城发展快,天南海北的菜都吃得到。衢州菜也放辣,吃起来带劲,‘三头一掌’我每次必点。”汪维昊说,单位、自家小区附近的衢州菜,他吃了个遍。

  让他没想到的是,原先无辣不欢的自己,还爱上了临安美食——山核桃和笋。“今年我又买了很多,不光自己吃,还快递送亲朋。”引得外地的朋友纷纷艳羡。

  前阵子,他将母亲从成都接了过来。

  “以前我妈买菜要去宝龙广场,最近小区附近新开了个农贸市场,充分释放了她的做菜天性,买食材更方便了,伙食水平飙升好几个等级。”他开玩笑说。

  春节就在眼前,今年汪维昊一家要在青山湖科技城过大年。

  “岳父岳母的机票定好了,过两天就到,我爸也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出发了。”家里的春联窗花都已就位,年味满满,“在科技城不但有快节奏的工作,也有惬意的慢生活,这就是我向往的地方。”

  进入2024年,他和爱人正满心期待小宝宝出生,“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在科技城快乐成长”。

  “是奉献者,也是收获者”

  青山湖科技城独创“人才生态”

  人因产聚,城因人旺。

  随着青山湖科技城产业不断发展,城市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才纷至沓来。

  为了提高人才的幸福感和归属感,青山湖科技城在全力营造“人才生态”上下足了功夫。

  汪维昊说,90后科创人员最看重什么?那就是创业创新的成本。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都很关注人才的发展。在涉及人才的支持、项目申请、配套福利等方面,有专人定期与他们联络,真正实现“是奉献者,也是收获者”。

  几年下来,汪维昊和团队研发的设备、研究的成果都成功落了地。

  就在前不久,包括汪维昊在内,百余位青年才俊和优秀工程师参加了2024青山湖科技城人才(工程师)新春嘉年华。

  “现场热闹极了!有猜灯谜、脑筋急转弯、套圈、蹴鞠、射箭等有趣的游园游戏,还有超级精彩的年会才艺表演……”汪维昊说,“让工程师们在年底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了很好的调节,同时也增加了大家的互动和交流,非常有意义!”

  这还不够,青山湖科技城还努力以“极优”服务给各方人才带去“极致”体验。

  比如:推出科研院所政策和高层次人才创新政策,重金鼓励科研院所招引科研人员、高层次人才“来临”创业;建设投用人才公寓,配齐家具家电等生活设施,保障人才拎包入住、暖心生活;打造科学家之家、工程师之家、人才之家,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筑巢筑暖……

  向“过去”要空间

  “腾笼换鸟”再创佳绩

  如今产业和人才的不断集聚,助推青山湖科技城快速发展。然而“摊大饼没灶台”的阵痛也摆在了面前:腾挪空间、产业提效、招引项目势在必行。

  “硬科技”产业园,就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典型范例之一。

  1月26日,提供先进生产力工具的独角兽公司“镁伽科技”摘得青山湖科技城“硬科技”产业园核心区块,规划打造镁伽科技中国总部及产业化项目。

  这里原先是传统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和企业效益较低,而且老厂房多以钢结构为主,城市形象差、产城融合程度低,亟须通过有机更新焕发园区新活力。镁伽的项目落成后,将从事生命科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智能装备研发和生产销售,持续引进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

  与“硬科技”产业园隔溪相望的工创园,作为临安首个“工业上楼”的产业园,已吸引多个超10亿元的项目落地,最高建筑为150米左右,正在建设中。

  向过去“要”空间,“腾笼换鸟”再创佳绩。接下来,青山湖科技城还将用优质空间吸引优质产业,以产业留人才,以人才促产业。汪维昊和他身边这些已经安家在科技城的伙伴们,也向所有志存高远的人才和优质企业发出邀请:我家住在青山湖,你愿意来做邻居吗?

  来源: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