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开工第一天,华东政法大学林龙老师拨打了12345市民热线,反映松江校区东门北侧正在搭建的灯光景观小品将学校校名的英文翻译“I”错误标注为“O”,作为对外展示大学名称和文化的一扇窗口,林龙认为不应该错,他希望相关部门及时更正。记者接到线索后赶往现场,也由此探寻到一个更为暖心的故事。在电话打完2个小时后,林龙就相继接到了三个道歉电话。当日下午,错误的字母已先行被拆除。一个校名字母的迅速纠错,让大学文化更好地融入城市。
[记者手记]
人人献出一点力 城市就会更美好
2024年新年开工第一天,华东政法大学林龙老师拨打了12345市民热线,反映松江校区东门北侧正在搭建的灯光景观小品将学校校名的英文翻译“I”错误标注为“O”,作为对外展示大学名称和文化的一扇窗口,林龙认为不应该错,他希望相关部门及时更正。记者接到线索后赶往现场,也由此探寻到一个更为暖心的故事。在电话打完2个小时后,林龙就相继接到了三个道歉电话。当日下午,错误的字母已被先行拆除。一个校名字母的迅速纠错,让大学文化更好地融入城市。
齐心纠错
“这个错误的字母应该是还在,但多了一个纸板箱套在上面,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想要暂时遮挡一下。”
林龙老师负责学校的工程与绿化管理工作。大约两周前,林龙和同事们在上班途中发现临近龙源路校门的人行道绿化带正在施工。一开始,大家以为是增添一些新的植被或是迎新花坛。渐渐地,红色八字校训“笃行致知,明德崇法”初显真容。
“大家都非常欣喜和振奋,觉得过去只藏在校园内的校训能够面向公众做出展示,对于展现大学文化和气质都是一个加分项,大家都很期待正式完工的样子。”林龙说。
又过了几天,配套的校名英文也雏形出具。华东政法大学的英文为: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但花坛中 POLITICAL中第四个字母“I”被错误标注为“O”。
很快,林龙收到了好几次这样的提醒和询问,他也去实地看了看,大家都有点担心,这是大学的一个“门面”,加上元旦临近,来往校友也会增多,错误的翻译名称会对大学产生影响,赶紧纠错成为共同的心愿。为此,林龙的同事、来自松江管理科的郭嘉豪曾找到正在现场施工作业的师傅予以提醒。
错误的字母很是扎眼。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林龙又专门去看了看。“这个错误的字母应该是还在,但多了一个纸板箱套在上面,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想要暂时遮挡一下。”
好事办好
“我在电话里表达了对于相关部门把校园文化展示出来的感谢,但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来直接处理此事,还是觉得12345或许可以帮到忙。”
2024年新年开工第一天,林龙又留心了一下。纸板箱没了,错误的“O”还在,他就急了。在分别找过广富林街道、松江大学城管委会后,都被告知没有参与这一工程。于是林龙觉得,还是通过12345市民热线去试试。
“我在电话里表达了对于相关部门把校园文化展示出来的感谢,但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来直接处理此事,还是觉得12345或许可以帮到忙。”林龙说,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午11点30分反映的问题,下午就有三通电话相继表达了反馈和歉意。
当日下午2点30分,郭嘉豪再去校外察看时,错误字母已经被拆除。“大家很高兴,希望好事办好的心都是一样的。”郭嘉豪和林龙都说,看到这一幕,悬着的心放下了很多。更暖心的是,好几位师生都关心着这件事,让人感受到大家都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爱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关心都是一样的。
通过电话沟通,林龙获悉,相关负责部门已经知道了,由于绿化带、景观小品等尚在施工,加之这是一组灯组,文字和字母下面还有灯管和电线,当时施工方就想等新的字母到位后再做更替。在接到12345下派的问题工单时,正确的字母“I”也已经在定制过程中。
记者随即也从松江区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所进一步得到证实:工程确实在进行中,对工作中的失误感到抱歉,同时,十分感谢提出问题的师生和媒体,正是他们的努力,及时将影响降到了最低。在定制件到位后,第一时间就会补上。
高校亮相
不仅有校训,还有更多故事
大学文化正与城市深度交汇
记者在实地看到,如今错误字母已经被拆除,还有一些土堆和施工作业的材料散在周围。就在这一校训灯光景观小品所在地的马路斜对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校训也正在搭建,大学文化更进一步与社区、城市深度交汇。
不少师生最初以为是学校的主动作为,其实这是松江区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所的一项新工程。松江区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所沈先生提及,松江区龙源路从南至北连接着松江新城的居住区、大学城、再到广富林遗址公园。区绿化市容局根据这条道路的地域实际情况,制定了景观照明提升项目,在龙源路文翔路到广富林这一段,景观照明的建设尤其不同于一般景观照明建设中常用的建筑轮廓勾勒,道路两旁庭院灯或者照树灯,这次的设计方案偏文艺化,透着浓浓的大学文化特色。
龙源路沿线有4所大学,根据设计方案,此次不仅将展出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校训,而且将设计新增带灯光的景观小品,使得夜间的景观照明建设也紧贴大学文化。根据各所学校周边条件,完工后,部分高校外的人行道上还会设置投影灯。通过投影科创元素、大学文化元素的内容,进一步丰富街区的人文气息,让景观照明不只是点亮黑夜,同步传达的还有文化的内涵。大学文化和社区互相的渗透,为松江区的品质提升注入特有的内涵和活力。
据介绍,工程硬件已初步就绪,在做好灯光调试后,今年春节前将以崭新面貌面向公众,投入使用。“进一步做好与文化结合的新篇章,让市民更有满意度,符合他们的需求,一切的出发点还是老百姓满意。”沈先生说道。林龙也期待,未来高校对外的展示,不仅仅有校训,还有更多可阅读的故事。比如,各个学校的校训是如何提出的,对于学校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等。
这方面,长宁校区已有了一些实践。去年1月,一顶微缩的“帐篷”成为苏州河畔长宁校园新添的文化地标,娓娓讲述华政先辈在帐篷里创业的故事,让全体师生校友重温、回顾老一辈的“帐篷精神”,并以此为契机,扩大华政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度,面向全上海乃至世界讲好大学的故事。
热心参与、积极奉献
更美好的生活人人有责
大学城的活力正在绽放。对此,师生们都很欣喜,原本被“关”在校内的校训,如今在校外的人行道上都能看见,还附带英语翻译。
就为了一个错误的英文字母,12345市民热线也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投诉。“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从中看到了师生对于学校形象的维护,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如果没人管也没人问,说不定,这个错误就一直放在那里。发现错误,及时纠错,美好生活人人有责。”林龙老师这样说。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一系列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其中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特别指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大学城集聚而丰富的大学文化是松江区独树一帜的城区特色,随着校园的开放,文化的浸润更加让人期待。无论是景观照明提升工程,还是其他的文化展示,决定成败的都是细节。
因此,我们也期待每个市民都热心参与、积极奉献,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推进整改,让大学文化更好地融入城市。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