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华路的街头巷尾,在周家桥居民区,一群大学生通过线下踏勘等形式参与2024全国联合毕业设计“长宁行动”,将理论学习学以致用,为社区带来青年创意。
自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团长宁区委结合区域特色和团员青年特点,通过分层分类赋能,突出学在一线,统筹推进赋力,聚合干在实处的力量的同时,更注重把加强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带领团员和青年在城市发展、社会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勇当先锋、多作贡献。
分层分类赋能
突出学在一线的N个特点
团长宁区委从机制设计入手,建立机关团干部“321”结构包干联系制度,即书记班子联系3个基层团支部,常委联系2个基层团支部,其余机关干部分别联系1个基层团支部,做到地区、青工、学校、“非公”等不同领域团组织全覆盖,明确“三带回”联系机制。
面对学生团员和青年、“青马工程”学员、“三新”领域青年等不同群体,则分层分类赋能,用不同形式让不同群体用好学习资源,原原本本学。
上海市延安中学团委邀请40位政治老师、党员教师进支部作党的创新理论的专题讲授,让思政课与团课互促共融;校旗帜社开展读书沙龙,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的渐进式理解。
面向企业团员和青年,注重结合岗位职责学。不久前,上海黄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帆书APP)团总支开发面向Z世代青年的融媒体宣传产品,上线“红色书房”专栏,精华解读《转折》《火种》等优质红色书籍,用“青言青语”助力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虹桥、新华、周桥等街道在青年中心阵地“初心书架”中开辟学习专区,各级团组织积极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读书班、专题理论学习会等,掀起团员和青年的理论学习热潮。
目前,长宁区正推进“青年之家读书学习季”活动,在HONG空间等青年中心开展10余次学习实践活动,覆盖近千人次社区青年、企业白领。“青春点亮城市 科技照亮未来”系统行业与长三角区域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交流宣讲进社区系列活动,也在长宁区“护航号绿皮火车”青年中心等地举办,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统筹推进赋力
聚合干在实处的N个力量
开展学习讨论、理论宣讲,团长宁区委始终将“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举办“学习思想强信念 挺膺担当建新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讲活动专题讲座、宣讲比武活动,团员和青年报送了66份宣讲课件,推动团员和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入脑入心。此外还组建了“青雏语宁”党的二十大精神长宁青年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0余场,覆盖人数达3.2万余人次。
在统筹推进工作的同时,面对快递小哥、互联网青年等“三新”领域青年,注重通过团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来提升政治引领和服务凝聚。为圆通快递站点的小哥送去“理论大餐”,通过团支部书记领读、快递小哥们交流发言,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学习。联合区委网信办等部门推出“互联网+N”新青年链接行动,组建互联网企业团建联盟,通过“三圈三团”系列行动服务互联网青年,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在激励团员和青年投入乡村振兴上,团长宁区委推进“美好在出发·宁青在行动”青春赋能乡村大行动,发动青联委员担任“红河有宁”青年助农星推官,开展直播助农系列活动,做好乡村振兴宣介,诠释青年担当。
深化成效赋智
打造暖在心田的N个场景
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要把加强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聚焦青年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出真招、求实效。
最近,长宁的精品小区、美丽街区等迎来了一群设计专业大学生,他们通过线下踏勘、社会实践发现社区需求,用创新设计营造美好社区,他们是2024全国联合毕业设计“长宁行动”的一员。长宁区推出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空间展陈、数字艺术设计等4类38个选题,创新探索答辩会、招聘会、发布会“三会联动”人才引留模式,为长宁时尚创意产业不断汇聚设计人才,动员引领团员和青年在社会服务等方面勇当先锋、多作贡献。
以问题为导向,助力打造满足青年发展需求、安居乐业、有序健康的社会环境。针对“建立长宁青年发展 ‘青和力’指标体系”等三个课题开展专项调研,征求意见建议,调研走访、联动会商73次,针对1500余份有效问卷,推动工作措施35个,发现问题17个,已解决12个。
以“青年身边事 我的心上事”为主题,团长宁区委推出服务青年发展十大实事项目,依托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推动20余家单位参与为青年办实事,将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建功实效,进而为青春城区持续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