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报
2023-11-30 09:10:26
同样一篇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不同语文老师上课的角度会有什么不同? 昨天,来自长三角四地四校的教师在上海市大同中学举行了“双新”联合展示活动,除了语文学科,四地的教师还进行了数学、英语、物理、历史、政治学科的同课异构研讨课,展示交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经验,共同探讨高中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和举措。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聚焦课程实施,寻找‘新’课堂,我觉得对高中来说,这是大家面临的比较紧迫、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原院长顾志跃说,2018年高中学校实施“双新”(新课程、新教材)以来已有5年多,这期间,每个教师都在思考“双新”给高中课堂带来的变化是什么。“过去的高中学科教学,比较多的是注重学科的知识技能的点状教学,而现在的教学,一下子提高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顾志跃说,做一个比喻,就是每个老师的眼前出现了一座“金字塔”,之前传统的教育是在“金字塔”的底部进行操作,把学科的知识、技能一个点一个点按照教材的内容给学生讲清楚,而现在则是一下到了“金字塔”的顶部,要培养学科素养,“所以大家都在寻找从传统的知识技能教学到素养培养的途径,怎么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金字塔’的底部达到顶端。”
“落实国家课程,不仅仅是开足开齐,更要开好。”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纪明泽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双新”推进要高质量、校本化、创造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