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新能源车价格血战:长三角提前引爆的“金九银十”生死局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5-08-07 16:58:38

  上海外高桥特斯拉交付中心,原本冷清的8月展厅挤满了举着计算器的消费者。销售顾问王磊的嗓子已经沙哑:“Model 3后驱版直降3.6万,加上浦东新区补贴,落地价跌破21万!”三百公里外的杭州萧山,比亚迪海洋网门店挂出“全系限时保价”横幅,销售总监李明在晨会上宣布:“海豹冠军版现金优惠4万,置换补贴最高2万——这是入行十年未见的价格体系。”

  价格屠刀出鞘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价格重构:

  特斯拉投下“核弹”:8月1日启动“季度冲刺计划”,Model Y长续航版降幅达16%,创国产化以来最低价

  比亚迪“王朝”反攻:汉EV冠军版推出“金融贴息+终身免费充电”组合拳,综合让利超5万元

  新势力绝地求生:蔚来ES6全系赠送价值3.8万的NOP+系统,小鹏G9推出“三年零息”方案,理想L7则加码1万元油卡补贴

  “这根本不是预热,而是生死战提前打响。”某车企华东区负责人向本网透露,7月长三角新能源车库存深度已达1.8个月(警戒线为1.5个月),“杭州某新势力品牌库存车停满三个足球场。”

  价格战背后的四重压力

  在宁波前湾新区吉利研究院,战略分析师张薇的电脑上跳动着残酷数据:

  产能过剩警报

  2025年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突破800万辆,但上半年实际销量仅142万辆。以上汽大众ID.系列为例,安亭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60%。

  技术迭代倒逼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9月量产,800V平台车型将集中上市。”匿名车企高管展示内部备忘录,“现款400V平台车型必须在三个月内清库。”

  政策窗口关闭

  上海市经信委工作人员证实:“2026年新能源牌照政策可能调整,车企争抢最后红利期。”杭州、苏州等地补贴也将在年底退坡。

  市场份额生死线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市场CR5(前五名市占率)升至78%。“月销不过万等于慢性死亡。”零跑汽车经销商陈伟指着空荡的展厅,“我们店上月只卖出17台。”

  产业链的“窒息时刻”

  价格战的绞索正在向产业链上游传导:

  电池企业的“割肉”:在宁德时代溧阳基地,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已跌至每吨9.8万元,较年初下降68%。“车企要求每度电再降50元,”采购经理赵阳展示最新报价单,“相当于吞噬我们7%的毛利。”

  芯片商的寒冬:上海浦东某半导体企业生产线亮起黄灯。“车规级MCU芯片订单减少40%,”厂长指着积压的晶圆,“英飞凌最新报价比我们成本低15%。”

  零部件厂断腕求生:宁波旭升集团生产线停掉两条。“铝合金底盘件被压价30%,”财务总监抽出应收账款表,“特斯拉的付款周期从45天延长到90天。”

  更严峻的是技术升级的双重挤压。苏州汇川技术工程师演示着新一代电驱系统:“为满足800V平台需求,产线刚完成改造,老型号产线就面临闲置。”

  消费端的“选择困境”

  降价潮反而加剧了市场观望。在上海环球港购物中心,蔚来展厅的单日客流量增长三倍,但转化率暴跌至11%。“客户都在问:还会再降吗?”销售顾问刘欣无奈地说。

  杭州白领陈明算了一笔精明账:“Model 3现在21万,但听说新款搭载HW5.0芯片,我宁愿等三个月。”这种心态导致长三角8月首周新能源车交付量环比下降23%。

  二手车市场更遭遇雪崩。上海中山北路二手车市场,2022款小鹏P7挂牌价跌破14万。“去年收车的同行每辆亏5万起,”车商老李指着满场电动车,“现在只敢收比亚迪和特斯拉。”

  行业洗牌进行时

  价格战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头部集中加速

  比亚迪与特斯拉在长三角合计市占率从Q1的39%升至7月的53%。某新势力品牌被迫退出苏州市场,其体验中心正改建为华为问界展厅。

  渠道模式革命

  特斯拉上海森兰店取消所有销售人员。“客户手机下单,门店只负责交付,”店长展示数字化看板,“人力成本下降40%。”传统4S店则陷入“卖一辆亏两万”的困局。

  技术路线博弈

  降价风暴中,增程式车型显露出特殊韧性。理想汽车上海交付中心,等待提车的队伍排到门外。“没有续航焦虑,又享新能源牌照,”车主王女士的选择代表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7月长三角增程式车型销量逆势增长18%。

  重构健康生态的探索

  在风暴眼中,部分企业开始构建新护城河:

  出海消化产能:比亚迪宣布向西班牙出口8000辆ATTO 3(元PLUS),上汽MG登陆德国首周订单破3000

  开拓下沉市场:五菱宏光在湖州织里镇开设直营店,7月县域市场销量环比增长45%

  技术溢价破局:极氪009推出“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租赁服务”,用电池升级权对冲降价压力

  “这不是零和博弈,”中汽协专家委员会主任付炳锋在杭州闭门会上强调,“企业需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长三角应当率先建立技术标准联盟。”

  (产业警示录)

  当记者离开苏州高铁新城智能驾驶测试区时,某车企的无人配送车正运送汽车零件。电子屏闪烁着宣传语:“用科技重新定义成本”。这场以降价为名的战争,本质是产业变革的阵痛——只有穿越价格的血海,才能真正抵达智能电动化的彼岸。

  长三角新能源价格战影响图谱

  产业链环节典型承压表现破局尝试

  动力电池碳酸锂价格暴跌68%钠电池量产/海外建厂

  芯片MCU芯片订单量下降40%联合研发车规级国产芯片

  经销渠道传统4S店单店月亏损超15万元转型直营/城市展厅轻量化

  消费决策持币待购比例升至61%订阅制/电池租赁模式创新

  (本文基于长三角12个城市30家经销门店的实地调查,访谈车企高管4人、供应商9家、消费者87位及行业分析师)

责任编辑:宗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