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买完菜别急着走,来看看这农村土地承包法,咱种地维权都用得上!”11月上旬的永济市韩阳镇集市上,菜农老吴的菜车刚停稳,就笑着朝赶集的乡邻吆喝起来。车斗里一叠叠农村土地承包法、民法典宣传单码得整整齐齐,这辆“移动普法宣传车”,成了集市里最接地气的“法治小站”。
老吴,原本只是集市里普通的菜农,如今当起“普法宣传员”,源于一次亲身经历。“去年夏天,收菜的老板欠了我货款,催了好久没动静,我急得觉都睡不着。”老吴一边给村民递宣传单,一边算起“旧账”——当时他试过上门堵人、电话催收,可对方总以“没钱”推脱,正当他准备认亏时,永济市司法局韩阳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走访时得知了此事。
“他们拿着民法典跟我讲,拖欠货款属于合同纠纷,只要有送货单、聊天记录这些证据,就能通过调解要回来。”老吴回忆,司法所工作人员不仅帮他梳理出送货凭证,还主动联系欠款老板,一遍遍讲法律后果、算“违法成本”。最终,欠款老板当场结清了货款,老吴攥着钱的手都在抖:“原来法律真能帮咱老百姓解决难题!”
这次维权经历,让老吴翻起了镇上司法所发的普法宣传小册子,看到“鼓励个人参与法治宣传教育”“让法律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容时,他心里有了个想法:“我要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乡亲们听,让大家都知道学法有用、懂法能维权!”
说干就干,老吴从司法所领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劳动合同法等宣传单,分门别类放在车斗的塑料筐里。每天天不亮,他先去菜地摘菜,再开着“普法三轮车”赶集市,卖菜间隙就主动“搭话”,“张婶,你儿子在外打工,记得让他签劳动合同,这上面写的维权办法得看仔细”“李哥,你承包的果园要是有纠纷,咱先看农村土地承包法,别冲动闹事”。
老吴的“移动普法站”火了,韩阳司法所也主动“搭把手”。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根据村民常问的“邻里纠纷怎么解”“打工欠薪怎么办”等问题,补充针对性的普法资料;还帮老吴整理了“维权小故事”,把法律条文变成“大白话”,方便他跟乡亲们讲解。如今,镇上不少村民赶集市时,都会主动到老吴的车旁“问两句”,有的还会带着问题来“请教”。
“一辆卖菜车,装的是菜,更是法律;吆喝的是买卖,更是安心。”韩阳司法所所长杨一霄说,老吴的做法,正是法治宣传教育法“全民参与、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现在,老吴当起了“兼职普法员”,他带着法律知识走进田间地头、集市巷陌,让法治温度暖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
菜农老吴的“移动普法宣传车”是我省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的一个缩影,更是全省上下深耕法治土壤、厚植法治信仰的生动注脚。据了解,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正创新宣传形式,推动依法普法,使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枝繁叶茂”,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贡献司法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