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静音车厢”真正静音 还需不断探索
来源: 2024-01-24 15:03:28

  自1月20日起,铁路部门提供“静音车厢”服务的动车组列车新增35列,拓展至72列动车组列车,涉及京沪、京广、京哈、沪昆、西成等多条高铁线路。

  “高铁增设静音车厢”引发公众关注,各种购票攻略也随之而来。其实,早在2020年12月,铁路部门已在京沪和成渝高铁的部分复兴号列车上试点静音车厢。然而,从此前许多报道中可以看到,静音车厢的效果似乎并未达到预期,被不少网友诟病,“买静音车厢却完全不安静,他们只想在安静的环境里打电话、哄孩子、说家长里短,手机铃声不绝,小孩声音更加响亮……”

  “静音车厢”无法真正静音,是个国际性问题。早在中国之前,英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就在铁路或地铁线路中推出了“安静车厢”(quite carriage),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2017年,英国西南铁路发公告称,他们计划取消“安静车厢”,因为他们无法控制吵闹的乘客。火车运营商当时表示,手机的兴起、大声的音乐播放器和乘客普遍缺乏礼仪,导致“安静车厢”几乎无法执行下去。

  为了维持静音车厢的安静,铁路部门已做了尽可能多的努力,比如,端门、墙壁等位置的明显标识,只有正常音量40%的语音播报音量,一对一的到站提醒服务……但实际中,面对噪音顽疾,这些举措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毕竟,从法律层面而言,目前并没有要求车厢静音的规定。选购静音车厢,是乘客与铁路部门之间形成的一种合同关系。因此,如果乘客违反了静音车厢的规则,乘务员有权劝阻或者请该乘客离开静音车厢,但基本没有任何惩罚或强制性。也就是说,“静音车厢”依赖的还是乘客的自觉或者自我道德约束,而这也正是“静音车厢”不能真正解决车厢吵闹问题的原因。

  所以,让“静音车厢”真正静音,铁路等相关部门还需不断探索,想出更多办法,建立健全更多规则。比如,对于在静音车厢吵闹的行为,铁路部门应该设置相应罚则,比如将其列入“黑名单”,不得再次购买静音车厢的车票等。

  静音车厢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部分乘客的乘车体验,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态度,虽不能一蹴而就,但就如“中国式过马路”到“车让人,人守规”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一样,在相关部门的不断探索中、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静音车厢”必将真正静音。

  来源:浙江法治报

责任编辑: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