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亦师亦友 合理使用才能“取其动力弃其沉迷”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4-01-12 09:51:56

  在杭州市景荷中学903班的团课上,班长王鑫走上讲台,打开自己制作的PPT课件,开始给同学们讲起了课。班主任陶淑芳说,王鑫经常给同学们上团课。为了上好每一节团课,她都会上网搜索资料,做好PPT,还经常跟着网上的教学视频练习演讲技巧。

  “这星期我还有四场团课活动,每场活动的PPT都是我自己制作的。能把PPT做好,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网络。” 刚刚获评第十九届杭州市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的王鑫,借助网络不断摸索、实践,提升了自我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她回忆起小学四年级时第一次制作PPT:“当时我已经在课堂上学过怎么做PPT,但在第一次实际制作的时候看到PPT制作页面上的菜单有些茫然。我就上网自学,怎么美化图片、怎么设置动画、怎么切换每一页会更流畅更美观……”那时,网络对于王鑫来说,是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她说道:“那是个新奇的世界,我在网上看到别人的作品,借鉴他们的做法,然后抓住每个实践的机会来学习和充实自己。”

  除了给同学们上团课外,她还经常带领学校400多名志愿者为社会各界提供志愿服务。“要做好志愿讲解员,需要一定的演讲能力,而我没有上过口才或演讲的培训班,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我是在网络上自学的。刚开始做气象科普馆的志愿讲解员时,我常常把握不准语速、情感等,就会在b站上搜索一些主持人或朗诵者的视频和讲解教程,模仿他们的神态、动作,渐渐地发现自己讲解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自信了。b站上还有各科教学知识点,也是我经常充电的地方。有时也会用浏览器看时事新闻,我觉得对于新时代青少年来说,这也是一种必要的学习,能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国家、世界大事,培养社会责任感。”

  不过,她还是在身边部分同学身上看到了网络带来的困扰。每当有同学问她怎么做到自律地上网时,她会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一定自制力,可以给自己定一个闹钟,比如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使用的番茄闹钟。如果自己仍然很难做到自律,可以向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里的长辈请求帮助,请他们共同监督。

  来源:每日商报

责任编辑: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