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第几次来了,现在已经是熟门熟路了。”今年开始,石林江多了一个新身份——助企服务员。走访企业、收集问题、解决诉求……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9月,他还在“双万助企专项考”中获评“5星助企服务员”。
法治助企向前移,优化营商零距离。今年以来,台州市椒江区司法局聚焦党建领办项目,以“四敢”精神为指引,开发法务智治APP“企法通”,成立椒江区医化产业合规中心,探索出了“党建+”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法治护企提质增效的新航道。
“线上+线下”提供法律服务
“毛律师,帮帮我们,这个事情有点难办了……”前不久,浙江某电动车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通过椒江区司法局“企法通”,联系上了浙江利群律师事务所主任毛灵见进行法律咨询。原来,这家公司的一款电动车被某科技有限公司起诉外观专利侵权。
毛灵见立即带领团队进驻企业,对企业进行“线上+线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体检。
“这个后叉挡板形状完全不一样,还有这儿,他们的尾灯是椭圆长方形,你们的则是杠铃状尾灯……”毛灵见团队收集证据材料,为此次专利侵权案件作代理,最终使得某科技有限公司撤诉;之后,指出电动车企业确实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对企业专利布局完善提出建议,还持续为这款电动车作知识产权战略规划。
“‘企法通’太给力了!”企业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企法通”,正是椒江区司法局推出的云端护企项目,依托大数据共享,帮助企业一键生成法治体检报告,并按照企业高、中、低风险等级,分别赋予红、黄、绿三色“法治码”,精准识别企业法治风险,到目前,已为全区2000余家企业开展线上体检。
“我们除了提供线上智能法治体检外,还整合了全区200余名执业律师,为企业提供24小时在线的免费法律咨询,另外还有线下预约派单等功能,着力为企业提供事前事后全周期法律服务。”椒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有效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预防各类纠纷发生。
“鸿廉调解”化解涉企纠纷
为企业提供法律解答的同时,面对涉企纠纷,椒江区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这一“法宝”的作用。
上个月,叶某将坐落在洪家街道某村老人活动中心的批灰工程承包给邱某。然而,在装修结束后,叶某对装修效果不满意,认为装修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不愿支付尾款,双方为此产生纠纷。调解员将双方约至调解室,双方的情绪都十分激动,发生了激烈争吵,第一次调解不欢而散。
为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调解员一次次拨通他们的电话,分头劝解,在唠家常的同时普及法律知识。随后,洪家司法所的调解员紧抓争议焦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最终,双方达成一致,邱某同意退回部分装修款,且已如期履行。
“换位思考”的调解方法,也成功化解了另一起装修纠纷。选好款式,签订采购协议,徐大哥为自家别墅装修采购了实木地板,商家派工人上门送货后,徐大哥却发现送来的地板与当初定制的颜色有差异。
“这个要退钱!货不对板!”“当时送货上门你没有异议呀!”双方协商不下,吵得不可开交。洪家司法所的调解员通过近一个小时的细致工作,使双方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据悉,洪家司法所党支部发挥“鸿廉调解”品牌作用,今年已成功化解83件涉企矛盾纠纷。洪家街道调委会还于近期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合规中心”助力依法经营
“我们公司产生的废水按照这个标准排放,会不会违规?”“易燃易爆危险品存储,需要遵守哪些消防规定?”某医化产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出的这些疑问,在椒江区医化产业合规中心里得到了详细解答。
当天,面对该企业负责人深感困惑的法律问题,合规中心的值班律师通过法律阐释、以案释法等方式详细解答,帮助该企业快速、简明、准确地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定。
这是椒江区司法局服务企业发展、助力合规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医化产业是椒江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更好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今年9月,椒江区司法局推动成立了全省首个医化产业合规中心,并选派专业律师团队入驻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合规咨询和法治风险防控服务。
“我们还出台了《医化产业安全生产合规指引》,将医化企业可能涉及的生产、排放、运输、消防四大方面22个法律风险点都作了梳理。”椒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普及该《指引》,能有效激发企业自主合规的内生动力,从源头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今年以来,当地已选派50名律师进企业,指导企业合规自检及风险防范,组织开展企业合规培训5000人次。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人民调解为抓手、以合规指引为良方,椒江区司法局不断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法治护企提质增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浙江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