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145年历史的德兴馆福建中路店就要关门了?虽说眼下德兴馆分店众多,但是这家店因其为“最开始的地方”,而被公认是最“正宗”的。青年报记者昨天前往现场探访后发现,该店是因动迁而关门,本月底将搬到新址——杨浦区长阳创谷汇。
老食客专程赶来品“最后一面”
德兴馆福建中路店毗邻上海科技京城,这里距离南京东路步行街尚有三四百米,属于“闹中取静”。沿着北京东路转进福建中路时,可以看到这片区域已经成为“旧改基地”,几乎所有的沿街店面全都关了,只有这家面馆还开着。
下午1点多,虽说已经过了饭点,但是德兴馆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不大的店面里摆放着几张桌子,而且都坐满了。食客以中老年人居多,也有顾客打包带走,门口的熟食外卖生意也不错,他们都是来品“最后一面”的。
德兴馆由创始人沈遐兴,于光绪年间1878年在老闸桥南堍也就是现在的地址,创立了该品牌,以经营苏帮面馆为特色,其焖蹄、焖肉、爆鱼、爆鳝等浇头声名远扬。记者在菜单上看到,店里仍然保留着这些传统浇头,还根据时令增加了红焖羊肉等特色浇头。
面对记者关于搬迁的询问,收银员没有开口回答,只是用手指了指店门口玻璃墙上贴的“搬迁告示”。
告示上写着:由于市政动迁,本店定于12月23日正式停止营业,搬迁至杨浦区长阳创谷汇。地址:长阳路1687号西1130幢110、111室,新址于12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
长阳创谷因科创而闻名,可以说是杨浦区的新地标,记者查询后发现,那里餐饮业十分繁荣,大壶春、一心斋等上海老字号已经在那里开了分店,但是面馆没几家。
而作为热门旅游景点的黄浦区南京东路步行街周边,餐饮更是遍地开花,光是德兴馆就有广东路总店、山西路店、金陵路店三家,距离这家德兴馆福建中路店都很近。此番因动迁而搬迁到杨浦,也算是避开了同质化竞争。
德兴馆方面表示,原班人马搬迁过去后,营业面积更大,口感亦将保持“原汁原味”。
期待“老店新开”留住童年记忆
采访中,记者发现,食客们都知道这家店要搬走了,特意来赶“末班车”。
王先生一家专程从杨浦区赶过来,只为吃上一口老德兴馆的热乎面。“这家店我们吃了几十年了,我们家原来住在海宁路,后来动迁去了杨浦,这次听说德兴馆要搬了,特意回来最后吃一次。”
“这家店不是马上就要搬到杨浦了吗?离你们更近了呀!”面对记者的不解,王先生解释道,“我们不光是来吃这碗面,还想回来怀怀旧。”
对于德兴馆即将搬进长阳创谷,王先生的家人表示可以接受,“那肯定会比现在更加整洁、干净,以前这里很邋遢的,后来重新装修过好多了。”王先生倒是颇为怀念从前的“邋遢”,“以前煮面的师傅还有端面的营业员,我们都认识。现在店里的人都不认识了,味道跟从前好像都不一样了。”
跟王先生同样怀念这份“弄堂文化”的,还有不少年轻食客。知名点评网上,不少网友还专门发表了纪念“小作文”——
“作为一个310103的孩子,这家店可以说真的是从小吃到大。包括现在上海滩能排得上号的面店之前基本都在‘南卢黄’3公里的范围内。”网友sjkp认为,往往越老破小的店越有历史,味道越正宗,越有性价比。“我吃面的标配是:瘦肉辣肉,偶尔加块爆鱼。今天照例,不过破天荒加了咸菜,没想到‘点睛’了。德兴馆的咸菜不咸,而且还带甜,混入汤头,味觉层次一下丰富了,好吃。”
食客们怀念老上海的弄堂生活、家长里短,前去告别的老街坊也不少。“大家在一起,说上海话,天南海北的好不热闹。美好的人世间不就应该这样吗?”大家纷纷祝福德兴馆能够“老店新开”,继续带来真正的“人间”和美味。
“其实老字号商品的走红,往往带有当时的时代特征,面对新的时代,老字号需要调整。”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认为“老店新开”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以前的熟客还愿不愿意来,二是能不能吸引新人群进来。“熟客可能因为怀旧、熟人圈子以及弄堂文化,说到底还是服务员和顾客之间熟络的关系、亲切的问候和氛围等。接下来场景不同了,人、物、环境都会有影响。”崔丽丽建议,老店搬迁时不妨把老物件带上,新店贴上老店的照片,这样还能圈一批“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