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织就群众幸福画卷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3-12-12 11:54:38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社会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然而目前的干部队伍里存在不少的“三门”干部,理论知识水平高但缺少基层历练,在基层中面对纷至沓来的群众事务有时候明显力不从心,有时甚至对群众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拿出“绣花功夫”,找准“落针点”、练好“技术活”用实际行动织就群众幸福画卷。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基层工作的“落针点”。基层治理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身边的日常生活为重点,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党员干部要转变自身观念,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敢于直面问题。时刻聚焦基层社会矛盾隐患,深入研究基层多发频发问题以及苗头性、趋向性矛盾隐患,查找隐藏于基层治理的隐患和短板。在查找问题中思考对策,不断改进基层工作方式,把工作做实做细,靶向纠治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让“绣花针”落在最正确的位置。

  坚持目标导向,练好服务群众的“技术活”。“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员干部想要服务好群众,就必须打磨好自己的“绣花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基层工作,在实践中增长本领。正所谓“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练就服务群众的“铁肩膀”。带头发扬斗争精神,主动担当作为,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敢于在基层“摸爬滚打”,在与群众的交往中建立水乳交融的感情。

  坚持效果导向,织好鱼水情深的“干群网”。人民群众是最好的判卷人,衡量党员干部工作成绩的最重要指标,就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坚持问计于民,贯彻“四下基层”精神,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和韧劲,把自己的心血、汗水贡献给百姓,用真情真心真爱回报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织就人民的幸福画卷。

  基层工作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门“细致活”。党员干部只要以“绣花针”功夫做细做实做深,绣出百姓称赞的好政绩,绣出建功立业的好前景。 (姓名:张晓喆 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南湖街道办事处)

责任编辑:宗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