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设立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朔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至今,共青团朔州市委共筹集善款560万余元。团市委还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多次开展青年婚恋交友活动,组织436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各项赛事……”12月3日,记者从团朔州市委了解到,今年,团市委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以服务凝心,用发展聚力,始终做好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今年,团朔州市委通过希望工程“圆梦助学”行动资助学子1149人,资助金额207万元,切实将党的关爱和关怀传递给青年。同时,为患白血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19名朔州籍青少年积极争取山西希望工程德伟爱心专项基金大病救助项目,及时回应当地困境青少年诉求,竭力让患病青少年重燃生命希望。
针对青少年所急所需,朔州市青年联合会在全市建设10所“希望小屋”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实施,以爱心物资捐赠、科学实践课下乡、亲情互动陪伴等形式,开展“希望小屋”回访系列活动20余次。
此外,在“学雷锋日”,团朔州市委联合爱心企业走进市慧灵尚德乐障碍者赋能中心,开展关爱困境青少年慰问活动;6月全民禁毒宣传月,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禁毒办等单位,面向600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青春禁毒 健康人生”主题宣传活动。
为了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团朔州市委积极争取到“美童年·点亮臻心”公益项目,从今年7月开始,与朔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市心理学会组成专业执行团队,分别深入朔城区小平易乡兴安学校、平鲁区启明实验学校、山阴县北周庄小学、怀仁市峪宏中学、右玉城镇明德小学等35所中小学,为2500余名青少年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通过互动游戏、专题辅导等形式,消除学生心理健康隐患,提高心理素质。
团朔州市委还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切实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青少年心坎上。其间,联合朔州市总工会、市邮政管理局赴圆通快递物流仓储中心,开展了关爱快递、外卖小哥“暖蜂”慰问活动。
紧扣青年急难愁盼 促进青年长足发展
促进青年就业,夯实民生之本。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克拉玛依大型专场活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北京东方国信—朗驰科技”专场招聘会、“绽放梦想 扬帆起航”2023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像这样的常态化青年招聘就业活动在朔州市数不胜数。一直以来,团朔州市委不断畅通资源渠道,延长工作手臂,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就业招聘会,竭诚服务各类青年就业需求。今年10月,14名创业青年携“植保无人机”“杂粮文化”“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托管”等项目在第九届“创青春”朔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激烈角逐,放飞创业梦想。
针对怀仁市陶瓷e镇青年集中、电商孵化条件优越等特点,团朔州市委以成立团工委、设立“青年之家”和实训基地等方式进一步延伸共青团工作触角,并依托e镇直播间、电商产业孵化中心、陶瓷产业电商研发中心和陶瓷产业供应链为广大青年提供电商培训及孵化平台,实现有志青年和电商创业的双向奔赴。
作为服务青年婚恋的 “娘家人”,团朔州市委积极动员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通过互动交流,了解掌握青年的所思所盼。今年以来,朔州市陆续开展“青春有约佳缘邂逅‘蓝’朋友”“青春有约‘昱’见爱情”“激扬青春 缘在太铁”“青春有约一起志愿携手爱”等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尤其对在朔州工作的外地优秀青年来说,能够让他们把家安在朔州,把心留在朔州,为服务人才强市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团朔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说,系列婚恋交友活动为朔州市各行业青年提供走出平时的“工作圈”、扩大交流的“朋友圈”的机会,切实提升了广大青年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此外,为提升服务青少年工作质效,团朔州市委召开青少年联席工作会议,切实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齐心协力促进青年发展的工作合力。同时,以怀仁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模版,汲取先进创建经验,着力推动“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融入朔州市发展理念,使青年发展规划在朔州市落地生根。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引领青年挺膺担当
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通过十多年的坚持、奋进、引领,志愿服务精神已成为朔州青年的精神时尚,青年志愿者工作已成为朔州共青团的“青”字号品牌。目前,朔州市青年志愿者共有134725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335572.9小时。
今年2月以来,朔州市抽调436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各项赛事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41728小时,从赛事服务、礼宾接待到场馆运行,青年志愿者用诚挚微笑和热忱服务尽显新时代朔州青年的青春风采。同时,广大青年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大熔炉中磨砺自身本领,砥砺品德修为,将自身小我有效融入到社会发展大局中。
“通过在政务服务中心参与社会实践,我学到了许多课本外的知识,让我的假期倍感充实,对今后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起到了很大帮助。”今年,参与“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朔州籍大学生刘甜感触颇深地说。自2018年以来,团朔州市委连续6年持续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原则,根据大学生专业所长和主观意向,为高校学子提供政务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实践内容,2271名朔州籍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将智慧和汗水洒在朔州大地上,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服务家乡中交出合格的社会实践答卷。
为持续做好青少年利益诉求工作,团朔州市委推动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持续开展,各级团组织围绕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相关主题,会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开展调研、协商沟通、凝聚共识,在各级两会上以议案、建议、提案等方式发出集中呼吁。截至目前,“面对面”活动在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成为广大青少年依托人大、政协制度化平台进行政策倡导的主要渠道。
做青年友,助力青年挺膺担当;为青年计,服务青年“急难愁盼”。下一步,团朔州市委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一代的殷殷关怀、对共青团的战略嘱托,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进动力、把握历史主动、担当时代责任,进一步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履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政治责任,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引领朔州市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朔州篇章的征程上谱写更加激昂奋进的青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