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一起来“巨聚”
来源:青年报 2023-12-06 09:45:33

  “明明我们的活动那么好,为什么青年较少来光顾,只有双休日活动才比较抢手?”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静安寺街道团工委相关负责人曹笑瑜许久,在深入基层调研后她才恍然大悟,“原来,青年中心的开放时间是朝九晚五,和白领们的上班时间重叠”。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志愿者日,微光青年服务社青年中心将作为“静安青年中心夜间服务首发站”率先启动夜间青年友好延时服务,开放服务时间将延长至晚上8点。同时,青春小店联盟同步成立,未来将鼓励小店为街区青年提供特色服务。

  为青年提供夜间延时服务

  来到巨鹿路上的微光青年服务社青年中心,青年除了可以享受WiFi 自由、宠物友好、喝水歇脚等暖心服务延时以外,还可以欣赏微展览——“巨富长”街区艺创项目“巨聚 Meeting-Point”。与此同时,静安区首个街区文明实践站——“巨富长”街区文明实践站揭牌。

  翻开该青年中心发布的“巨富长”街区志愿风尚周志愿服务项目手册可以看到,这里不但定时定点会开展中医义诊、公益理发等暖心服务,不少街区小店还将主动提供免费自行车检修、指甲修剪护理、社区画展艺术疗愈等街区开放共享型志愿服务。

  青年想要欣赏艺术展,不用横穿几个区,足不出街区,下个楼,拐个弯就能领略艺术的魅力。“巨聚MeetingPoint”策展人徐怡琛介绍说,此次他们在互动艺术展上增加了空间艺术疗愈和共创的功能,来访青年可以简单轻松地参与项目城市观察和社区营造系列活动,让“微光如JU”的青年发展型街区更具“青引力”和“青治力”。

  “以前,我们的青年中心到下午5点就关门了,除非有活动需要,晚间才会开放。中心开放时间和青年上班时间重叠,他们无法过来参加活动。”曹笑瑜介绍说,今后会将开放时间延续到晚上,由艺术家和志愿者轮值。“这是一种创新机制,希望能链接到街区的更多青年。”

  昨天,在静安寺街道辖区的“巨富长”街区内,永不拓宽的马路边悬挂着不少印有“志愿手拉手·一起来‘巨聚’”字样的艺术彩旗;部分小区进出口等人流较多的行道树,不是树上捆着一朵萌萌的充气云,就是树干上还用环保材料巧妙装饰了异形卡通图,且无一例外,这些艺术装置都鲜明地印有志愿服务精神等文明风尚宣传标语;街区诸如LABELHOOD蕾虎、Pluseone等高人气的潮牌店和网红店附近路灯杆上还装有引导市民参与文明倡议的拍立得艺术打卡装置……这些以传播文明风尚而出现在街区的艺术装饰,成了街区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让青春小店遇见青年

  今年6月份,本报报道的《我为青年办实事 |青年小店遭遇引流难,如何助小店重燃烟火气?》中曾详细调研了小店的困惑,流量不足是它们遭遇的共性问题。

  随着青春小店联盟成立,静安寺街道作为轮值单位,推出了首批5个握手“巨富长”毗邻一体共建共享项目,同时,街道配合静安团区委,将开展以“巨富长”为主阵地的青春小店公益支持计划,先后发动了近30家街区青春小店加盟公益支持计划,强化对街区内青年群体的正向引领和激励参与,推动中心城区“毗邻党建”新模式的创新探索。

  “我们鼓励青春小店互相跨界合作。与此同时,我们也发动了好几家小店为青年提供充气、自行车检修、开设宠物友好饮水区等服务。在一些特色小店前,还有小姐姐帮忙拍最in中国风打卡照。看似是小店单方面为青年服务,但其实也能为它们起到引流的作用。进店看看的人多了,烟火气自然就起来了。”曹笑瑜指出,小店提供的敞开互动式服务形式,和街区共享型服务的理念不谋而合。“早在今年微光青年服务社就创新以‘城市青年生活灵感便利店’的小店身份跨界共创了一系列引流聚气、品牌宣介、文化共育、公益联动创意快闪活动,我们希望挖掘、发动、召集更多青年发展型街区‘青春共创合伙人’,探索‘发展、治理、生活’三位一体的街区青春善治新模式。”

  现场,6名市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党支部、静安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和街区青年志愿者代表还开展了“学习新思想•争做好青年”团员和青年青春共读共学活动,并围绕“如何立足新时代,展现志愿服务新作为”开展学习讨论,分享实践思考。6位青年志愿者代表,以“巨聚 MeetingPoint”艺术空间展首批访客的身份,与街区团员青年分享关于志愿服务的“闪光记忆”,并抛出“如何激发更多青年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如何让志愿精神更好地传承”“如何把志愿服务当作一种生活习惯”等更具实践参考意义的研讨问题。

责任编辑: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