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四下基层”敲开群众心门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3-12-04 16:50:35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我们要充分借鉴运用“四下基层”的成功经验,以“向下之姿”投身“四个上门”,把政策讲透、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困难解好,推动“四下基层”在燕赵大地见行见效。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从“声边”到“心边”,让理论政策下基层聚力于民。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应该传播到哪里。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最根本的目标和重要任务。要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找准宣传的一切入点”,把“普通话”翻译成“家乡话”,以鲜活的形式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为群众解开“思想上的扣子”,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调查研究下基层”:从“脚力”到“能力”,让调查研究下基层问计于民。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想要解决好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发现的各类“疑难杂症”,就必须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要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多问问“有没有”“好不好”“需不需”多听取群众“异见”,什么事“烦”就列入问题清单,什么事“难”就纳入攻坚范畴,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对策在一线研究、工作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破解、短板在一线补齐。同时,要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做到研究一个课题、形成一份报告、解决一批问题,把调查研究作为检验“担当”的“试金石”。

  “信访接待下基层”:从“上访”到“下访”,让信访接待下基层心系于民。信访工作是对接民事的桥梁,是连通民心的“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信访窗口”搬到“百姓门口”,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让群众的问题“项项被解决”,才能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一些地区推出“主动下访”知民情、“定期接访”解民忧、“预约接访”暖民心、“事后回访”赢民意等举措,排查化解各类信访问题502件,走出一条下访、接访、约访、回访的信访矛盾化解之路。因此,我们要坚持“到众中去”工作法,以“开门听事”“出门解事”“便民答事”到一线接待群众、解答疑难,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与民之所忧感同身受,才能让群众问题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擦亮信访工作“人民满意”金字招牌。

  “现场办公下基层”,从“会场”到“现场”,让现场办公下基层取信于民。俗话说,“群众在哪,我们工作的现场就要在哪;问题在哪,我们整改的现场就要在哪”。只有深入基层、走边群众,才能掌握实情;只有心与民相近,情与民相通,才能和群众“同频共振”。要敢于把自己“下放”,“身入”一线摸准情况,做到现场会诊、现场协调、现场解难、现场开方,既可以织密党群“连心网”,更能画好干群“同心圆”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者:西西

  单位:沧州市运河区城管局

责任编辑:宗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