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在田埂跳跃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3-12-01 10:47:36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振兴”入选全国两会十大热词,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并且从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仍然是当前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目标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甄略,着力于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紧抓机遇、加快创新,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 要立足农村的客观实际,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业,发展优势产业从而激发乡村自身发展内生力,做到可持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思路,创新经营方式,促进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发挥“互联网+农业”优势,借助现代化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推广,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培育新主体,打造观赏、休闲、旅游等各类农业生态模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岗位,带动农民在家门口能就业创业,最终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实现生活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了。共同富裕的对象是全体人民,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少数地区的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推动共同富裕是有机统一、密切相关的。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乡村振兴为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把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嵌入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中,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治理有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治理有效”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辨析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助于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理解乡村振兴为何要强调治理问题,也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为何说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科学化的治理机制和志愿式的社会参与才能实现。借由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无须讳言,农业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短板,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农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离国家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还相差甚远。只有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并且进行有效治理,用政策助力农村发展,才能加快改变乡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的步伐,才能全面实现农业升级、农树进步和农民发展。

  --李宗姗

  汪家铺乡组织办公室

责任编辑:宗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