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公安“数智”赋能“反诈风暴”
来源:江苏法治报 2023-12-04 07:47:09

  预警诈骗8.5万余次、风险开卡行为5.1万余次,破获诈骗案件1200余起,精准推送反诈宣传30余万条……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关切的诈骗问题,盐城市公安局持续掀起“反诈风暴”,用一项项务实举措推动全市诈骗发案、案损同比“双下降”,沉甸甸的反诈成绩单背后是盐城公安“智慧大脑”的强力支撑。

  数据“活”赋能警务强。盐城公安在数字化驱动、实战化引领、标准化支撑上持续发力,扎实推进“盐警数智”行动,精准赋能“反诈风暴”,让百姓的“钱袋子”守得更牢。

  以“智”助“止”

  超前预警将诈骗拦截在最后一刻

  预警早一秒,群众被骗的可能就降十分。如何更早预警、更早劝阻,一直是公安机关反诈重点。

  11月9日上午6时,“盐之无诈”小程序发出预警,东台市富安镇曾女士疑似长时间和诈骗电话通话。由于曾女士拒接电话,富安派出所民警立即分赴曾女士家和周边银行寻找,最终在银行柜台将正准备汇款20万元至“安全账户”的曾女士拦下。

  异常通话,预警!异常转账,预警!盐城公安研发“盐之无诈”小程序,及时预警涉诈行为,今年以来处置各类预警8.5万余条,避免案件900余起。盐城公安还研发“警银通”预警模型,预警风险开卡记录5.1万条,拦截高风险开卡行为4600余条。

  止付挽损是反诈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技术与速度的比拼。

  7月7日12时许,盐城市盐南高新区一造价公司会计被人冒充领导诈骗179万元。接警后,盐城公安迅速响应,市、县、所队联动,借助资金查控系统同步查询、止付,在嫌疑人取款前将179万元全部冻结追回。

  正是智慧警务的不断创新进步为预警止付赢得了主动。今年以来,盐城公安累计追回并返还涉诈资金1950余万元。

  以“智”谋“治”

  全链打击捣毁网络诈骗窝点

  4个诈骗集团、306名嫌疑人、5万余受害人、10亿余涉案资金……5月底,在上级指导指挥下,盐城公安成功捣毁位于菲律宾的特大诈骗园区。

  “侦破这样的大要案件,关键有大数据的实战赋能,让‘警情全处置、资金全查控、要素全采集、打击全链条’成为了现实。”盐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诈中心副主任王中骥介绍,盐城公安成立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开展数据服务、实战支撑、主战主侦,为诈骗案件侦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今年以来,成功组织收网4次,破获诈骗案件1200余起、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2600余名。

  反诈不仅要打窝点,还要防源头。

  盐城公安在打击治理租赁、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行为上下功夫,研发应用“警银通三方尽调”App和网点开卡扫码核验小程序,集公安、银行、通信运营商等行业部门之智,汇聚、沉淀、清洗、碰撞相关行业开卡数据,优化完善交叉核验、尽职调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涉“两卡”异常行为。

  App应用以来,累计发现涉诈“两卡”违法犯罪线索1300余条,抓获涉诈“两卡”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打掉“两卡”犯罪团伙70余个,有力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土壤。

  以“智”强“知”

  精准宣防提升群众“免疫力”

  反诈宣防的关键是精准,说得准、说到群众心里,才能达到识诈辨诈拒诈的效果。

  盐城公安搭建“智慧反诈”分析模型,定期分析诈骗警情和案件,筛选梳理诈骗新型手段、高发手段、易上当手段,针对性揭露诈骗伎俩,并通过“平安盐城”新媒体矩阵予以发布提醒。今年以来,及时预警“百万保障”“zoom”等新型诈骗名目和程序载体,有效遏制此类案件上升势头。

  精准推送才能事半功倍。易受骗的群体有哪些?各群体易被骗类型是什么?不同群体被骗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智慧反诈”分析模型通过碰撞诈骗类型和人员职业属性,梳理易受骗人群数据30余万条,并举一反三深层次筛选挖掘潜在受害人,靶向制定反诈宣防话术,提高群众防骗意识。

  “都知晓”反诈宣防平台、万人签名小程序、“反诈元宇宙”小程序……盐城公安各式反诈小程序不断涌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精准宣传反诈,让盐阜群众知诈识诈的知晓率更高、“免疫力”更强。

  用智慧点亮平安。“盐警数智”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反诈上,盐城公安聚力打造具有鲜明盐城特色、盐城优势的“数字警务”“智慧警务”体系,让数据赋能实战更加深入,智慧创新应用成果体现在公安工作方方面面,已成为盐城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强大驱动力、增幅器。

责任编辑: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