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总决赛在沪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青少年汇聚在上海市第五中学,展开了一场激烈炫酷的高科技挑战赛。青年报记者获悉,本次AI奥林匹克聚焦“算法擂台”和“无人驾驶”,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行,在为期7个月的时间里,吸引了来自长三角31个城市1200余所中小学的7600余支队伍踊跃参赛。本届挑战赛的主赛道设置了“算法擂台”和“无人驾驶”两大赛道,以高规格、高质量、高难度的挑战赛促进人工智能领域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其中,在“算法擂台——一路有AI”中,AI既指人工智能,又是“eye”的谐音,聚焦疲劳驾驶应用场景,参赛团队使用“视觉识别”技术来进行算法的设计优化,完成驾驶者状态的智能检测任务。而在“无人驾驶——太空探索”中,则设置了虚拟及实体两个赛道,参赛队伍自行设计制作太空站运输载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挑战自主控制移动、对接航天器、开展舱内舱外实验、运送物资和人员等任务。与主赛道相比,嘉年华的内容则更加丰富多彩,包括直播间、新视界、云学堂、实验室、绘画、展示会、开发者、无限飞跃八大主题展示区,围绕“体验AI”“挑战AI”“创想AI”三大维度,为更多向往人工智能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会。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挑战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联合多家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单位为学生设计前沿项目、开发新赛道。比如,联合朵云轩、百度飞浆开发了嘉年华展区的AI绘画“木版水印的AI之旅”,得到了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鼎力支持;“少年开发者”项目依托“华为云”强大的技术资源,完成具备原创性与创新性的作品开发,来自上海市世外中学的张壬鏻同学开发的《基于文本指导的高质量传统琵琶乐曲生成模型》能根据提示生成高质量的琵琶曲。“展示会”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育AI科创基地以“人机共智——重新定义AI时代的工作”为主题,鼓励青少年运用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更多应用场景思考和创新,上海市第二中学张金皓同学作为冰壶爱好者开发了《基于YO-LOv7的冰壶轨迹预测、解说与战术建议系统》,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转播视频进行分析,从而提供实时的冰壶轨迹预测、赛况分析和语音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