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未见就转了140余万元
来源:今晚报 2025-11-14 19:24:23

  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与信息不对称性,让部分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他们披着“爱情”的外衣,精心编织虚假人设,以甜言蜜语为诱饵,将交友平台变成诈骗的“温床”。近日,本市红桥区检察院审理了一起一波三折的诈骗案。

  “交往”两年未谋面 累计转账百余万

  家住天津市红桥区的张先生,工作之余喜欢在社交平台上聊天,希望能遇到志同道合的网友。2022年的一天,张先生在某社交平台的群聊里,与网友王某结识。王某与张先生很是投缘,交谈时言语间流露出的温柔细腻让张先生觉得相见恨晚,发给张先生清纯可人的个人照片更是让张先生十分心动。在此后近两年的时间里,王某一直通过社交平台与张先生保持联系,不断以“线下见面”“确立恋爱关系”“发生性关系”“登记结婚”等承诺强化张先生的信任,让张先生认定了王某就是自己要娶的那个人。

  在此期间,王某以“生病住院”“偿还借款”“日常消费”等理由,多次向张先生索要钱财,张先生都信以为真,通过转账、红包等方式,累计向王某转账人民币130余万元。

  坦白自己是男儿身

  竟又骗得13万余元

  交往日久,张先生始终未能见到王某本人,甚至都没有打过电话,张先生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遂向王某提出要求见面、见双方父母的请求,王某则屡屡找借口拖延,张先生一气之下要求王某还钱。

  重重压力下,王某的伪装逐渐难以维持,向张先生坦白了自己的男性身份,并承诺会偿还全部钱款。

  然而,直到2024年年底,王某仅偿还了张先生人民币4万余元,更为恶劣的是,王某在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再次编造“看病”“支付赔偿款”等虚假借口,继续向张先生索要钱财。张先生因前期投入过多,抱有挽回损失的侥幸心理,竟又先后通过不同的交易平台,给王某转账13万余元,损失越来越大。

  140余万钱款打水漂

  被告人被判10年

  直到2025年年初,张先生的家人发现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在家人的追问下,张先生不得不说出了实情,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张先生选择了报警。

  经查,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女性身份及恋爱关系,采用欺骗手段共骗取张先生钱款140余万元,所得赃款全部被王某以日常消费、游戏充值等方式挥霍。该案件经红桥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王某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检察机关提醒,网络交友需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陌生网友的身份信息和承诺,涉及钱财往来时更要审慎核实,避免因“情感冲动”陷入诈骗陷阱。如遭遇此类诈骗,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