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使我成长”志愿活动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5-07-14 11:43:47

  “劳动使我成长”志愿活动新闻稿

  时间:2025.7.1—2025.7.15

  地点: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蓝海心幼儿园

  一、实践初期:熟悉环境与岗位适应

  入园交接与观察‌

  协助教师完成晨间清洁(扫地、擦窗、消毒桌椅)及入园接待‌。

  通过听课学习教学方法,重点观察教师如何通过游戏、故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社交能力‌。

  参与幼儿日常管理:分发餐点、提醒喝水、维持午睡秩序‌。

  了解教学体系‌

  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融合教学模式,观察各年龄段课程差异化设计‌。

  记录教师引导技巧,如利用"话题讨论"激发幼儿主动发言‌。

  二、教学实践阶段:参与教育活动

  课程设计与试教‌

  在教师指导下准备教具,尝试独立设计活动(如绘画课教画圣诞老人、科学探索课制作谷物贴画)‌。

  开展试教活动:需根据幼儿认知水平调整内容,例如用《乌鸦喝水》故事训练逻辑思维‌。

  活动组织与互动‌

  带领户外游戏(如集体舞、情景扮演),学习在运动中融入安全教育‌。

  应对突发情况:处理幼儿争执、情绪崩溃等,锻炼应变能力‌。

  三、日常保育工作深度参与

  生活照料‌:餐食分发、督促洗手、如厕协助,尤其关注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流程,包括玩具清洁、寝具整理‌。

  健康监测‌:协助教师记录幼儿体温、服药情况,识别生病征兆‌。

  四、总结反思阶段

  职业认知深化‌

  体会保育与教育的双重责任,认识到教师言行对幼儿行为模式的深远影响‌。

  明确幼师需具备的素质:耐心、创造力、应急处理能力及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撰写实践报告‌

  系统梳理观察记录(如特殊事件处理方法、有效教学策略)‌。

  反思个人能力短板(如课堂控场能力不足),制定未来学习方向‌。

  关键提示‌:成功实践需主动融入幼儿语境(如蹲姿交流)、重视安全细节(如活动场地检查)、保持与带教教师的及时沟通‌。部分幼儿园会在实践末期安排实习生参与家长会,进一步理解家园共育机制‌。

责任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