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杏花号”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2025-04-14 22:21:45

  元人虞集在《风入松·寄柯敬仲》中写道:“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要我说,江南的杏花根本不够看,只是婉约写意。就说苏州上方山,暖律潜催,翠梢斜指,一片杏花团团粉雪,别有春日暄和之美。但游完整座山,只邂逅了百余株杏花,在细雨中翩翩,便是春意了。再往苏州园林去,想寻一园杏花红的美景,终于在留园涵碧山房小院会晤一棵老杏。是的,只一棵,倒也有“薄衫轻扇杏花楼”的清雅感,花枝隐现层檐,一派倚翠偎红之感。

  越过一梢粉白远望,似在西北方向嗅见杏花的芬芳。便别江南,跟着杏花奔赴寥廓的西北大地。原来不是“杏花春雨江南”,该是“杏花春风西北”。从东疆的吐鲁番、南疆的古村落,一路游至“塞外江南”伊犁。江南的杏花落了,春将尽;西北的杏花正燎原,春正浓。新疆杏花的量词不是“株”,而是“沟”。一沟沟杏花绵绵千里,粉红嫩白直指湛蓝,不要婉约,只绽疏狂。一沟接一沟、一村接一村的粉海竞相汹涌,行走其间,满怀古朴与盎然。

  吐鲁番托克逊的万亩杏花拉开春的大幕,带着“新疆第一春”的美誉芬芳了大地。黄昏的风不断吹动长空,荡起涟漪,仔细一看,是杏花染了晚霞,呼啸着,如风起云涌,灼灼了千里万亩。不似江南杏花总是开在雨巷,吐鲁番少雨干旱,正合了杏树喜光喜干的脾性,一扫朦胧寂寥,流光溢彩,花开热烈,果也纯甜。是的,新疆杏可是享誉世界的特产。无论鲜杏还是晒干的果脯、杏仁,过段时间就能连尝带买,甜蜜芬芳的味道可延至来年春日。

  比托克逊花期稍晚些的,是南疆喀什的杏花。春天的塔什库尔干河畔,“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岸上大大小小的村落星罗棋布,每一村都被杏树环绕装点,花开无声,于静寂中怡然。相比江南村落的秀美清润,喀什的杏花村带着自然的野性和历史的厚重——由远及近,从云巅雪白到碧水浩荡,再到杏花似火,照亮沉郁的苍凉大漠,吟唱着雄浑的民族史诗,指引着来往过客踏上千年丝绸之路,一探多元而深邃的南疆风土。

  犹记那年春天,我住在喀什的一个村庄。每个结束工作的黄昏,我沿着田埂,踏着斜阳,经过一沟沟杏树,或驻足拍照,或漫步空想,时而望远山,时而嗅花香,有种忘我的沉浸感和满足感。如今再次来到这个开满杏花的村庄,心中只有感恩和欣喜。多谢杏花曾带我走出迷惘,如今“人面杏花相映红”,共享这广袤与悠然。

  再往北走,就是伊犁新源县吐尔根乡的杏花沟了。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像是乘坐一趟名为“杏花号”的列车,一路开往春天。

  吐尔根乡拥有规模庞大的原始野杏林,遍布那拉提草原与巩乃斯河北岸,自公元14世纪至今蓬勃不减。每年春天,这里的杏花都会抢占草木的风头。绿毯之上,难以计数的杏花紧紧依偎,织成红绒粉缎,风一吹,满眼只有杏花的光彩。人们印象里的杏花多娇柔婉约,这里的杏花却如脱缰群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在连绵起伏的山脊上撒野,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赏花之后,再去逛逛伊宁六星街。《苹果香》很好听,阿力克桑德面包房的列巴也很美味,但我更偏爱手工杏子酱和甜杏果丹皮,每次都会带走几大罐几大盒。杏子酱绵密香甜,用馕蘸着吃滋味绝妙。甜杏果丹皮比普通果丹皮甜得纯粹,慢嚼细品,似乎还带着草原的清香。

  接着走,阿勒泰气候寒冷,过了4月才入春,能有杏花可赏已属不易。不过若逢春雪,杏花就有了新意。有年4月末,接连两场大雪封了阿勒泰的春日,粉嘟嘟的杏花却不委顿,照常开着,只冰封在雪珠里,犹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红玉,极为夺目,很有“凌寒独自开”的傲骨。

  阿勒泰的杏花开了,这场跟着杏花寻找春日的旅程才算告一段落。杏花疏影里,春光源源不断,好风景徐徐到来。

责任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