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滴水”引邻里纠纷
来源:今晚报 2025-04-09 11:13:43

  在传统农村建筑实践中,“留滴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滴水”指的是建筑物屋顶边缘下方预留的空间或者构造,用于引导雨水顺利地离开墙体,避免直接滴落在墙体底部或基础,从而保护墙体和基础的安全。近日,静海法院调解一起发生在邻里间的排除妨害纠纷,一场“滴水”之争得到圆满化解。

  孙某与刘某是静海区唐官屯镇某村住户,孙某的房屋与刘某的地块紧密相邻。刘某为对自家院落进行围挡,将用于围挡院落的彩钢板直接钉在孙某房屋后墙,导致孙某无法对其房屋后墙“滴水”位置进行修缮,雨季来临时大量雨水渗入孙某屋内。双方为此争吵不休、互不相让。孙某无奈之下,诉至静海法院,要求刘某拆除彩钢板。

  承办法官了解案情后,认为案件事实虽不复杂,但处理不当可能激化矛盾,影响邻里关系和睦,决定与双方当事人“聊一聊”。这么多年的邻居了,咱有什么事不能商量?承办法官从双方多年邻里关系入手,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以沟通换互解,以情理促互谅,别因为“小事”伤了长期积攒的和气。待双方情绪平稳后,法官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明民法典中有关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强调邻里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行使权利应尽量避免对他人造成妨碍,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眼看双方态度有所松动,法官趁热打铁,积极协调确定解决方案。

  最终,在对原被告多次沟通调解后,双方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刘某同意拆除安在孙某房屋后固定的彩钢板及用于固定彩钢板的矮砖墙。拆除范围为自孙某正房北墙起,向北拆除60公分,为刘某留出“滴水”位置。至此,双方彻底解开了“心结”,并表示今后会共同协商处理好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