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提供给残疾人、老年人等出行障碍者使用,方便其日常出行的盲道或破损或被堆放杂物,给残障人士带来极大不便。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部门发现这一情况后,经现场勘探、采样调查、问卷普查等,后进行检察建议制发、监督整治,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令残障人士可以安全出行。
2022年5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室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线索,称辖区内多处地点无障碍设施存在被破坏、被擅自占用的问题。检察官于同年6月、7月多次对相关情况进行现场勘验,果然发现在举报线索中所提到的、辖区内一大型购物广场附近,由于车流人群较多,该地段地面一无障碍停车位被堆放大量杂物,周边盲道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砖块缺失、磨损破损,或被摆放石墩、停放非机动车辆而被擅自占用的情况。在该商场东侧多条马路附近的人行道上也有类似情况发生,甚至有部分盲道被井盖、岗亭所阻隔中断。
公益诉讼检察官随即制作相应调查问卷,在辖区范围内进行随机采样分发,了解群众对于这一问题的意见建议及知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辖区内共计九处地点存在相应问题,违规占用或损坏的盲道长度竟超过2000余米,而群众确实对盲道的正确“打开方式”知之不多。
经查证,检察机关于2022年8月2日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提出:无障碍设施出现破损、被擅自占用情况,给残障人士自主出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带来严重不便,且其中不乏商场等人流量大、过往车辆多的地点,盲道损坏、被擅自占用不但妨碍视觉障碍者正常通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威胁视觉障碍者的人身健康,存在安全隐患,极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相关行政单位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主动联系公益诉讼检察官进行沟通协商,检察官也引导其对现场情况进行核查,并制定完善的整改方案。检察官指出,应首先整改问题最为突出、情况最为严重的大型商场周边设施,并多次前往现场进行监督整改。2022年9月26日,相关行政单位向检察机关作出回函,表示该商场范围内问题情况已整改完毕,已通过划线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方式规范非机动车辆有序停放。
在一处地区的整改并不代表辖区范围内的问题都已得到规范、完善。时隔一年,于2023年初,公益诉讼检察官再次对于辖区范围内其他地段相应问题情况做出复查、梳理,并与相关行政单位进行信息同步。在2023年全年内,陆续对辖区内5处盲道、残障人士便民点均作出整改及巡查,大幅提高残障人士出行便利,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2024年新年前夕,公益诉讼检察官再赴现场对整顿情况进行“回头看”。经查,辖区范围内大部分地区无障碍车位、人行步道均已整改完毕,相应破损也修复完毕。虽仍存在零星几处盲道依然在整改进行中,但检察官也表示:“我们会持续发力,跟进监督,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残障人士的权利,这也是我们为社会文明进步和公平正义所作出的微小贡献。”盲道不“盲”,这是公益诉讼检察官不断前行的方向。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