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正月初九。龙年“开工”第一天,一大早,开化县人民法院家事调解中心便迎来了一位小客人——辰辰(化名)。
“辰辰新年好呀!你的变形金刚好酷啊。”
“是啊,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他还带我和姐姐放了烟花,可好看啦。”
“哇,那辰辰开心吗?喜不喜欢跟爸爸一起玩?”
“嗯,喜欢!虽然我跟爸爸、姐姐不住一起,但爸爸常带我们出去玩,他爱我,我也爱他。”
……
听着观察室监控画面里6岁小男孩和法官助理的对话、还有不时传来的笑声,站在承办法官胡燕芳边上的辰辰爸爸陈某忍不住红了眼眶。
“法官,我申请撤诉。”此时,站在胡燕芳另一边的辰辰妈妈钱某,也因为儿子的话语和笑声,瞬间释怀。这对因抚养费争得面红耳赤的年轻父母,在法官的调解引导下,握手言和。
钱某与陈某有两个孩子,大一点的是姐姐,辰辰是弟弟。2021年6月,钱某和陈某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约定女儿归陈某抚养,由陈某独自承担抚养费;儿子归钱某抚养,由陈某每月支付抚养费2000元。之后,陈某均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钱某每个月也会送儿子到其奶奶家中与陈某和女儿团聚。
相安无事的局面在2023年4月被打破,陈某开始拖延支付甚至不付抚养费近2万元。多次协商无果,钱某一怒之下将陈某诉至开化法院。
陈某辩称自己的公司经营不善,为了筹集资金,他四处奔波、债务缠身,并非故意不支付抚养费。钱某则表示,对方是孩子爸爸,应当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想到在庭外见过的小男孩辰辰,胡燕芳决定让双方当事人来到家事调解中心,和家事审判团队的家事陪审员、调解员等一起,共同进行情绪疏导、“背靠背”调解,并在征得钱某的同意下,让法官助理带着辰辰在观察室玩游戏。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辰辰对爸爸的印象很好,这至少说明他作为父亲,在孩子情感上是不缺位且负责任的。孩子的健康成长比金钱更重要,能不能以增加陪伴的方式换一点经济回暖的时间,让陈某分期支付拖欠的抚养费?”考虑到陈某的特殊情况,家事审判团队成员认为应该从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出发,引导钱某换位思考,同时增加陈某的行为陪伴,为孩子构筑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
家事审判团队的劝说、引导,再加上从监控画面里听到辰辰的一番话语,让钱某彻底解开心结,主动撤诉。
为了督促陈某兑现“待经济好转后会如数支付抚养费”的承诺,法官向陈某发出《家庭教育职责告知书》,释明支付抚养费的法定义务,并告知陈某会随时回访,督促其履行。
“法官你放心,新的一年我一定好好工作,把亏欠孩子的都补上。你可以随时打电话监督我。”抱着儿子,陈某也向法官作出了承诺。
送别当事人后,家事审判团队又召开了一个复盘会。“支持一方的诉求不是最终目的,以正确的价值引导,让离异夫妻能够在分手后依然‘合作’,当好孩子的父母,创造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参加调解的成员,在家事回访记事本上详细记录了本案的情况并进行标注。开化法院的这起“甲辰龙年第一案”得以圆满化解。
“情感说理+换位思考”、即时复盘总结经验、“家访”跟踪制度等,是开化法院家事审判团队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的有效做法,近年来,当地近九成离婚、赡养等家事纠纷以调解或撤诉结案。
来源:浙江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