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成这个寒假作业 小学生蹲守银行门口求助
来源:黄河青年网 2024-02-05 22:27:56

  临近过年,小孩子的压岁钱怎么打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银行推出这类儿童卡,当我们在讲“要让小朋友多参与理财”“财商教育”的时候,小朋友会不会连什么是利息都搞不清?

  作业中涉及银行存款利率 学生“蹲点”银行求助

  之所以做这个选题,是因为编辑部在讨论近期发生在银行的一件趣事:

  晚上6点半,浙商银行深圳光明支行的员工刚准备放下卷帘门,看到几个小孩在门口探头探脑。

  一个男孩子在半落的卷帘门旁怯怯地问该行营业主管周少红,“现在银行的利率是多少呀?我们有个作业要完成。”一说话,他的脸就变得通红。

  周少红拿到作业一看,是一些涉及生活场景的应用题。这份作业提到家庭财务规划,还出现了银行存款、国债等概念,还要求实地了解银行1-5年整存整取利率。

  带头的小孩告诉周少红,他们去过好几家银行“蹲点”,但都没胆进门,眼看快晚上六点半了,他终于鼓起勇气,摊开作业本,向银行的哥哥姐姐们“求助”。

  另一位营业主管黄俊林更有作业辅导经验,于是肩负起了讲题的“重担”。一群孩子围着黄俊林,听他从货币起源讲到银行利率水平,再到利息计算公式,还科普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办公室里有娃的同事七嘴八舌聊了起来。有同事说,“作业要求实地了解银行1-5年整存整取利率,这其实是一份实践性作业。”有同事认为,如果单纯是做个算术题,大部分学生都会。但如果你问他们银行利率大概在什么范围,涉及常识性的问题,估计就没什么概念了。

  当即我们对办公室里的“快二代”玩了一个快问快答:100元存银行一年有多少利息?

  上五年级的陈同学脱口而出,“240元。”

  同样上五年级的熊同学说,“什么利息不利息的,没学过。”

  刚升初一的赵同学也回答“不知道”。

  六年级小朋友仙仙回答,“1.5元。”

  保俶路实验学校上初二的金同学说,“1元。”问她为什么,她说是猜的。

  我查了查,小学六年级数学书中有关于利率的章节,其中涉及银行利息的计算。

  我的一位同事点评,“我都说不出来,平时没有关心过银行利率。”另一个同事补充说,回答几毛钱到几块钱的都算正确。

  目前银行活期利率是0.2%,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是1.45%,特色存款的利率会再高一些,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最高有3.15%(温州银行、民泰银行)。

  杭州有小学专门开设理财课

  有孩子投了3万多元理财

  去年年初,杭州南肖埠小学开设了理财课,记者采访一位女孩时,她语出惊人,“没什么太大的目标,实现钱生钱就好!”“在投资银行和基金里大概3万多块钱。”

  无独有偶,杭州市和睦小学也曾布置过一份跟理财有关的数学作业:你有1万元,请设计一份合适的理财方案。可以涉及多种理财方式,还要结合风险收益做分析对比,总结合适的方案。

  设计这项作业的初衷是巩固“百分比”“利率”等知识点,没想到小学生们将数学题衍生到了社会实践,不仅提供的理财计划五花八门,货币基金、银行定投、国债、黄金投资、股票等市面上常见的理财方式都有涉及,并且能准确说出各个种类的风险收益概况,还有学生跑到银行,收集了不同存款期限和理财产品的利率。

  你觉得财商教育有必要吗?

  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清崎先生说: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了。因此,当你看见你的孩子拿到压岁钱,兴高采烈地把它们放进自己的小包包里, 就应该意识到,这是教他们理财的最好时机之一。

  也有家人认为,财商教育就是个“伪命题”,是金融机构“圈钱”的幌子。小孩子金钱观念太重、财商超前不是好事。

  有多少人还记得几年前一则“9岁小学生炒股亏7万”的新闻。湖北襄阳一位母亲投资10万元,让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尝试炒股,一年下来亏了7万多元。妈妈说想让儿子对财经知识多了解一些,培养课本以外的兴趣点。今年行情不好,钱虽亏了,心疼但不后悔。

  财商教育确实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短板,这也是“校园贷”泛滥丛生的原因之一。但财商教育不应该盲目教育,上文中的“炒股从娃娃抓起”自然是个例,如何进行科学的财商教育,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掌握好方式方法和度,是家长需要思考的。

  来源: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