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调解起于支某拖欠温州龙湾区永兴街道个体工商户徐某货款一案,徐某将支某诉至龙湾法院后,同意永兴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行介入调解。
调解员老杨介入案件发现,虽然缺乏合同等书面凭证,但双方交易情况符合当地习惯,并在两天内就基本做通了当事人工作。最终,老杨前往永嘉,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永兴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即“商协共治”调解中心,是由龙湾法院、区司法局、区工商业联合会联合打造的,在基层商会设立的服务组织。
这场纠纷是“商协共治”调解中心调解的第一起纠纷,也是龙湾法院助企便民服务、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温州空港新区,除高精尖产业外,先后建成了12个小微园,涉及泵阀、制笔、制鞋等创新传统产业企业2000余家,周边相关产业个体工商户众多。与此同时,这些商户因基础交易行为产生的买卖合同纠纷不断增长。2022年,龙湾法院此类案件诉前收案1614件,诉前调解成功389件;同期诉讼立案1339件,调撤案件583件,占43.54%。
由于传统诉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快速运转与营商环境中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企业也渴求更契合商事习惯的纠纷化解程序。
对此,龙湾法院将人民调解委员会落地在商会,并成立“商协共治”调解中心,发挥人民群众这个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以及新时代商会、行业协会专业、自治、协调、监督的积极作用,让“商人治商”的解纷新模式,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和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诉累,助力龙湾区、空港新区乃至温州湾新区企业在此落地扎根、引凤筑巢。
这是龙湾法院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我们在多个商会组织中特地选择了企业最集中、行业自治最成熟的永兴商会,作为‘商协共治’的领跑者。不管是商会会员、行业协会会员,或是非会员企业、个体户,所有涉及买卖合同纠纷的商事矛盾,均可在调解中心申请调解。通过典型示范,进一步提升商会和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影响力,进而壮大商事纠纷调解力量,形成正循环。”龙湾法院民二庭庭长诸朝臻介绍。
据悉,调解中心除配备专职调解员外,还聘请热心企业家为特邀调解员,引入律师调解、见证机制,对于重大、疑难纠纷,可邀请协会会长、副会长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参与调解,并在永兴商会二楼窗口平台设置线下接待中心,搭建法院、司法局、工商联、商协会等一体化线上处置平台,将纠纷快速处理及精准司法服务有效融合。
“商会是我们企业家的娘家,家里的矛盾总是希望能在自家解决最好。在熟悉的企业家、会长协调帮助下,普通纠纷往往能更快速地化解。商会的交易纠纷乃至劳动争议都能在这里‘一条龙’解决,省时省事还不伤和气,何乐不为。”永兴商会企业家陈先生对这个属于商人自己的调解中心满怀期待。
来源:浙江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