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儿童输液室里,几个孩子手上插着输液管,面前一排小书桌上挨个放着一摞课本和作业纸笔,孩子低头专注写读,身旁家长一边检查孩子作业,一边伸手摸摸孩子额头,查看孩子体温情况。近段时间,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并在网上引发热议。
许多网友表示,在这个时候还要承担繁重学业,是典型的“雪上加霜”,将给孩子身体和心理造成双重伤害。但也有不少家长叫苦连天,他们虽然心疼孩子,但也无奈,主要是担心孩子落下功课,可能会影响期末考试成绩及排名。
本来,孩子生病发烧,需要及时治疗和休息,有了好身体才能有好学业,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况且国家教育部曾专门发文明令禁止学生带病上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权的相关条款和要求。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不应该为反而强为之的怪现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些家长太焦虑了。
当今社会竞争相当激烈,加之网络传播的一些孩子努力和成功的短视频刺激,许多家长渴望孩子成功,在孩子很小时就施加了压力,要求孩子在各方面都要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但事实上,“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人与人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非要拿孩子的考试成绩,乃至能否考上985、211大学来作为统一衡量标准的话,那么,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和一代又一代的家长的焦虑将永远不可能消弭,由此弥漫发酵所造成的社会紧张感也难以减缓消失,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
笔者认为,要“搬走”输液室里的小书桌,首先全社会都要对所谓成功有个正确定义,即一个人只要遵纪守法、尊重公序良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恪尽家庭责任,充满正义能量,不论从事何业,都是成功人生。
其次,家长要有一颗“大心”,顺乎孩子自然,注重正向激励,加强教育引导,这就够了,不必过度焦虑。学习重要,除学习以外的生活也很重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孩子更好成长。前段时间,山东有一位高学历父亲在家长会上分享了自己对“学渣儿子”的认可和祝福视频,一下子火遍网络。这位爸爸认为孩子只是做错了考题,而不是做错了人,虽然考试成绩不好,但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很好,爱好体育运动,能吃能睡,秩序感强,心理阳光,将来定会有一个美好未来。
三是医院,尤其是儿童医院的医生护士要加强对就医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宣传引导,孩子生病了就要专心安心治疗、好好休息,等病好了再努力学习为时不晚,即使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没关系的。输液室,以及住院病房,那就更没必要放置小书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