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迁西县尹庄乡“帮大爷”调解团队成功地化解了一起土地边界纠纷。这起寻常的土地边界纠纷调解的妙处在于,“帮大爷”巧借“棋局”,打好感情牌,疏解纠纷双方内心郁结,让当事人在棋局弈趣中握手言和。
原来,尹庄乡某村村民尹某甲在土地经营时,发现纠纷地块边上的地棱(堆出的地埝)很宽,便将土棱平整后种植了两垄谷子,期待秋后能有十几斤小米的收成。而地邻尹某乙认为这地方应属于自己,尹某甲的行为属越界耕种,应当恢复土地原样,归还自己。双方当事人各抒己见,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原本关系不错的俩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因为地方的归属问题僵持不下,争执不断。村调委会调解未果,便打电话到乡司法所,申请调解。乡“帮大爷”调解团队接到任务后,立即赶赴现场探访缘由,第一时间了解双方诉求。
纠纷现场,双方当事人站在各自的角度针锋相对,争辩不绝,情绪颇为激动。为避免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调解员提出,让双方到村委会“喝点水,说说理”。调解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平时均爱好下棋,也是村中一对关系较好的棋友。为平复双方的激动情绪,调解员提出,先下盘棋放松放松心情。此举得到二人同意。
棋局对弈过程中,你横马跳卒,我车攻炮轰,双方你来我往,很是投入。一步步走下来,二人完全忘记了刚才在土地纠纷中的寸土必争,出现了我让你一招,你让我悔步棋的融洽场景。此时的二人,就是一对彼此相知、相惜相伴的好棋友。调解员趁着双方心平气和,笑着说道:“你二人本是好棋友,因为地边界弄得红了脸不值得,农闲时老朋友坐下来下盘棋,总比站在地头对峙更淋漓畅快吧?”
调解员继续劝说:按照农村的公序良俗,山坡地有史以来就有“上至坝墙下至棱根”的原则,地棱的存在是为了护住上边土地,避免水土流失,因此地棱根不能归属任何一方。你们两位本就是地邻,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以后两家还是地邻,在种植庄稼上还有接触,所以两家还是要和睦相处。同时,调解员还向二人宣传了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经过棋局交流和调解员的疏导,双方逐步消除了对立情绪,认为调解员说得在情在理,因地棱根引发争执不值得,当即握手言和,不再计较这点小事,并表示今后继续做好棋友、好地邻。